德國智庫:中共劃新紅線 加強施壓外企

人氣 38

【大紀元2022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亦笑德國報導)德國智庫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共不斷設置「新紅線」,擴大不能碰觸的敏感議題,並加強施壓在華外企,使它們符合中共的政治意圖。外企若想在中國市場兼顧價值觀和賺錢,勢必落入兩難境地。

據德媒報導,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和德國工業聯盟(BDI)對100多家在華外企做了調查分析,發現中共對外企施壓的已知案例自2018年以來大幅增加。

另外,讓中共領導層神經過敏的議題也越來越多。過去的「紅線」有所謂的國家主權問題,西藏或新疆的人權問題或南中國海領土爭端等。現在外企感受到了「新紅線」的壓力,例如對Covid-19病毒的源頭發表不受歡迎的言論,或是言論涉及中國企業遭受制裁,如華為在擴大5G網絡通訊方面受到西方制裁等。

2018年有過一個案例,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集團(Daimler AG)旗下的奔馳(Mercedes-Benz)公司在廣告中引用了西藏達賴喇嘛的名言,為此戴姆勒集團曾多次向中共道歉。

根據該研究,對於觸碰「紅線」的外企,中共會使用一系列懲罰性措施。例如抵制購買某公司的產品,這是最為常見和見效的懲罰形式。Merics和BDI的專家提醒,實力較弱的公司踏入中國市場時需要更加謹慎,因為一旦成為中共威脅的目標,他們就可能會面對極大的損失。

中共對外企的懲罰手段也在增加,除了抵制購買外還有罰款、實施監管,如出口管制和對澳大利亞的反傾銷措施等。還有所謂的「假威脅」,即中共領導層會散布制裁恐懼,以此來影響外企的決策,而此後不一定真會制裁。

該研究報告建議企業更清晰地分析它們在中國市場的脆弱性。報告指出,中共最有效的威脅形式其實是「隱性壓力和非正式措施」,它們最想要達到的目的是讓外國公司進行自我審查。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寫道:由於害怕成為目標,企業可能會避免去解決在中國的不公平待遇問題。或者他們可能認為,只有與中共政府的立場和目標保持一致才是最安全的。

然而,這對歐洲各國政府來說恰恰是有問題的,歐洲政府期望企業在中國市場也能遵守基本價值觀。因此,企業早晚會發現,自己在中(共)國做生意,勢必處於魚與熊掌無法兼得的兩難境地。

責任編輯:周仁

相關新聞
能源負擔加劇 德國10月起徵收天然氣附加費 
德國公共廣播陷貪腐醜聞 電視一台主席辭職
德國政府出手阻止 中資入股漢堡港或胎死腹中
節能過冬 德國政府出台具體條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