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社區抗爭 紐約曼哈頓水街高塔建案遭法院喊停

人氣 137

【大紀元2023年0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遠眺紐約市曼哈頓東河(East River)的水街250號(250 Water St)大樓建案,由於樓高20層與工程廢料問題,遭曼哈頓海港社區與家長團體長年反彈。日前,紐約州最高法院以建案將「摧毀與占領」南街海港歷史街區(South Street Seaport Historic District)為由,喊停建案。

「由地標保護委員會(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在2021年5月4日發出的,用來通過水街250號開發案的『適當性證明』,在此宣告無效,並且撤銷。」法官恩戈倫(Arthur Engoron)在判決書中寫道,並要求開發商Howard hughes Corp’s停止在海港歷史街區的任何建築工程,「除非有進一步的法院命令」。

(圖一)2023年1月13日,紐約市民團與市議員馬泰(右二)、州眾議員李榮恩(右一)在曼哈頓水街250號建案旁舉行記者會。(林宜君/大紀元)

1986年成立的海港聯盟(Seaport Coalition)13日午後在建案工程地點舉辦記者會,同民主黨紐約州眾議員李榮恩(Grace Lee)、市議員馬泰(Christopher Marte)、州議會61區領袖范必勝(Vittoria Fariello),以及民團「小孩優先」(Children First)和第一社區委員會等,共同宣布這項好消息。

不過,由於開發商Howard hughes Corp’s已經在工地周圍拉起施工綠幕,且內部也有開挖的痕跡,就算法官讓地標保護委員會喊停工程,難保開發商不會再上訴。

「有各種可能性。他們(開發商)可能會就這次判決,向更高級別的法院提出上訴,我們也有所準備。」海港聯盟主席麥可·克萊默(Michael Kramer)13日受訪時表示。

地標保護委員會在1977年制定南街海港歷史街區,而20層高的大樓建案選址原本是歷史街區的停車場,當時的地主曾以停車場不具歷史意義為由,要求地標保護委員會將該地劃出歷史街區外,但遭到拒絕。

自從成立南街海港歷史街區,地標保護委員會多次拒絕開發商的申請,並稱高樓「光是憑其龐大的規模與大膽的幾何堆砌就能摧毀與占據區域內的相鄰建築」——言下之意,是指現代高樓與四周的復古矮建築格格不入。

法官恩戈倫也在判決書中指出,這座324呎(約98.8米)的高樓建案與四周的紅磚矮建築,形成了「戲劇性的對比」。

2023年1月13日,紐約市曼哈頓水街250號建案綠幕上貼著市樓宇局的建築許可證。(林宜君/大紀元)

「我們歡迎開發商來歷史街區蓋些適合當地的經濟住房,但我們不要豪宅。」曼哈頓第一社區委員會主席梅麗策(Tammy Melitzer)說。

同是第一社委會成員,戈爾茨坦(Paul Goldstein)從1980年代中期就在當地生活,他表示:「我們並不是反對蓋高樓,但在這個珍貴的歷史街區,我們應該保護這裡所擁有的。這裡是紐約獨一無二的地方。」

由於停車場一旁就是公立小學(Peck Slip School),建案的廢料處理問題與漫長的施工時間,也引起家長團體的關注。

「這種高度的大樓需要7、8年才能蓋好」,「小孩優先」共同創辦人表示,她認為一般「10層樓的建築大概2、3年就能蓋好」,而曠日費時的大樓建案會對學前兒童的視讀能力或學習集中造成影響,且工程也會擠壓到學童的活動與逃生空間。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南街海港聯盟起訴 阻止在紐約市歷史區建高樓
曼哈頓難民安置旅館員工透露 每天浪費約1噸糧食
FBI搜查紐約的中共海外警察站
紐約州眾議員寇頓偕李榮恩 再推黃曆新年成州公定假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