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推廣台灣漢詩與吟唱 國台圖規劃特展

國立台灣圖書館於10月17日至11月3日展出「一口氣吟了1000年—2023台灣漢詩發展與吟唱推廣特展」,18日舉辦開幕式。(教育部提供)
人氣: 4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3年10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紫馨台灣台北報導)為推廣台灣漢詩發展與吟唱,國立台灣圖書館規劃一系列活動,近年積極推廣台灣漢詩的立法院長游錫堃表示,台灣在日治時期有超過200間的詩社,但是推行國語政策後,本土語言沒落,而現在有了《國家語言發展法》,很高興看到中斷72年快要失傳的台灣漢詩吟唱,能再次獲得重視。

國立台灣圖書館(國台圖)於10月17日至11月3日展出「一口氣吟了1000年—2023台灣漢詩發展與吟唱推廣特展」,18日舉辦開幕式。游錫堃表示,透過詩詞吟唱除了可豐富個人文學涵養、推廣漢詩吟唱藝術傳承文化之外,更希望藉由此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台灣優美的語言文化,落實詩詞吟唱在地化、生活化。游錫堃現場特別吟唱〈意難忘〉及〈水調歌頭〉。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本土語言是珍貴的語言資產,台灣三百年前就有漢詩吟唱,但過去無法在學校教學,缺乏機會,教育部將辦理「2023年台灣台語、客語漢詩吟唱競賽」活動,相信透過吟唱的方式,能讓孩子感受到本土語言文化的趣味,也希望能引發孩子學習動機,他也說,有孩子表示過去在參加競賽的過程中,學習到本土語言以及漢詩的文化,更體認到傳承台灣文化的使命感。

國台圖館長曹翠英提到,本次展覽承蒙對漢詩頗有研究的藏書家、台文研究者黃震南擔任策展顧問,以時間長河的概念,引領民眾了解漢詩的起源,從明鄭、清領、日治、戰後等各個時期到現代,飽覽台灣漢詩的發展。

曹翠英指出,特展整體視覺由繪本作家楊阿步採用活潑的筆觸與設計、搭配國台圖珍貴的舊籍館藏照片,展現漢詩源遠流長的歷史,並呼應特展主標「一口氣吟了1000年」,拉近古典漢詩與當代民眾的距離。◇

責任編輯:陳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