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以聯盟展示民主國家強大 確保地區安全

人氣 345

【大紀元2023年10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雯綜合報導)「美國的領導力使世界團結在一起。美國的聯盟是保證我們美國安全的因素。美國的價值觀使我們成為其它國家願意合作的夥伴。」美國總統拜登週四(10月19日)晚間發表全國講話時告訴美國人民為什麼美國要堅定支持以色列。這次講話前一天,拜登剛剛對戰火中的以色列進行了旋風式訪問。

「華盛頓在哈馬斯暴行發生後的快速反應將為沙特阿拉伯和該地區其它國家提供第二次實彈展示,展示美國和以色列夥伴關係所帶來的安全和保障。」中東問題專家和美國前國防部政治軍事分析師喬納森‧洛德(Jonathan Lord)這麼說。

盤踞於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恐怖組織哈馬斯在10月7日對以色列突然發起海陸空大規模攻擊,造成1,40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並擄走幾百名人質,包括一些美國公民。隨後,以色列封鎖了加沙地帶並對哈馬斯軍事目標發動報復性空襲。哈以雙方互相開火又有更多傷亡,並造成一波加沙難民潮。

在這種戰火紛飛的背景下,拜登前往以色列,在當地時間10月18日(週三)上午到達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在那裡進行了七個半小時的旋風式訪問。

拜登談以色列之行:「我是來完成一些事情的。我做成了。」

拜登週三在飛回美國途中高調宣稱他的以色列之行富有成效,但同時也承認他的這次訪問也是冒著風險的。

在途經德國給飛機加油時,拜登在「空軍一號」上對隨行記者們說:「聽著,我是來完成一些事情的。我做成了。」

「如果我沒有來,沒能進入以色列就做不到……我想要做到。沒有多少人認為我們能做成這件事,也沒有多少人願意(把這件事)與失敗聯繫在一起。」

事實上,拜登表示,在以色列之行開始前,他的官員和顧問們就「是否前往」以色列進行了「一個小時或更長時間」的討論。拜登說:「如果我們走出這一步而這次行動失敗了,那麼,你們知道,美國就失敗了,拜登總統任期也失敗了,等等,對此會有合理的批評。」

在特拉維夫,拜登發表了堅定支持以色列的講話,他會見了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和以色列戰時內閣的其他領導人們,以及以色列社區成員們和哈馬斯襲擊受害者們,並與他們擁抱。

如果不是一天前加沙的一家醫院被炸,拜登還計劃在訪問以色列之後繼續前往約旦,會見約旦、埃及和巴勒斯坦的領導人們。由於哈馬斯指責是以色列轟炸了這家醫院,並在阿拉伯國家引發了對以色列的抗議,這導致那些阿拉伯國家領導人們不願在此時和拜登會見。

不過,以色列和美國的情報與證據都顯示,醫院被炸是由在加沙活動的隸屬於哈馬斯的另一個巴勒斯坦激進組織「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的火箭彈誤射造成的。

儘管沒有實現與阿拉伯世界領導人們的峰會,拜登還是與埃及達成了一項協議,允許人道主義援助通過埃及邊境進入加沙。拜登表示美國將提供1億美元的援助,以幫助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受影響和流離失所的平民。

拜登說,他在「空軍一號」上與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通電話達成了協議,允許最多20輛卡車運送人道主義援助物資從埃及過境點進入加沙。

美國官員表示,第一批援助物資最早可能在週五(10月20日)從埃及發貨。

以色列推遲了對加沙的地面行動計劃

美國和以色列有著共同的目標,即摧毀哈馬斯在加沙的軍事基礎設施。這只有通過地面行動才有可能實現,因為哈馬斯是被美國和歐盟等認定的恐怖組織,他們花了數十年時間在加沙建造了地下隧道和其它陣地網路。

上週六(10月14日),以色列軍方表示在準備「從空中、海上和陸地進行協調一致的打擊」,以消滅加沙的哈馬斯。

但是到了本週中,以色列軍方發言人表示地面進攻「可能與你想像的不同」。他們說,地面行動可能會開始得再晚一些,持續時間會更長,並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展開。

在此期間,包括美國國務卿、國防部長以及總統拜登在內的美國高級官員對以色列進行了一系列史無前例的訪問。他們擁抱以色列,安撫以色列在數十年來遭遇到的最致命的襲擊後所承受的痛苦,並承諾向以色列派遣軍艦和武器,但同時也就如何應對發出了警告。

據以色列官員和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的影響力已經在影響以色列如何回擊哈馬斯的實施方式,特別是如何限制加沙200萬平民的傷亡,以及反擊結束後以色列政府的計劃。

以色列高級官員表示,美國在這場針對哈馬斯的反擊戰爭中的作用和影響比過去發揮的任何作用和影響都更深刻、更強烈。

美國擔心以色列的地面行動可能會吸引伊朗支持的真主黨加入戰爭,而這可能會為加沙戰爭開闢第二條戰線,並引發更廣泛的衝突,從而又進一步導致美國的介入,並讓拜登政府希望通過在以色列和主要阿拉伯國家之間實現和平來穩定該地區的努力落空。

以色列外交部長埃利‧科恩(Eli Cohen)在接受採訪時說:「拜登總統的重點是減少這場戰爭蔓延到另一條戰線的可能性。這是他的主要目標。」

總理內塔尼亞胡在拜登訪問後表示,美以雙方已就「將改變所有戰區平衡的合作」達成協議。在返回華盛頓時於「空軍一號」上,拜登也提到,由於擔心平民傷亡和衝突擴大,他已與以色列人討論了有關地面戰爭的各種「替代方案」。

以色列前國防部高級官員、預備役少將阿莫斯‧吉利德(Amos Gilead)說:「拜登決心擊敗哈馬斯,但他也希望維持並擴大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戰略聯盟與和平條約,以深化美國在中東的領導地位。這就是為什麼人道主義層面如此重要。」

美國官員表示,他們希望繼續努力實現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之間的關係正常化,該正常化協議也將包括美國對這兩國的安全保證。

以色列前駐美國大使邁克爾‧奧倫(Michael Oren)表示,拜登正在敦促以色列要更加謹慎地實施進入加沙的地面行動,以及謹慎應對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日益增多的襲擊。

位於特拉維夫的智庫「以色列國家安全研究院」(The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INSS)執行長曼努埃爾‧特拉伊滕貝格(Manuel Trajtenberg)表示,以色列軍隊將在哈馬斯總部所在的加沙北部發動地面行動,哈馬斯可能會在那裡堅守陣地,而在加沙南部以軍則會採取更為外科手術式的行動。

前五角大樓官員、現在華府智庫「中東研究所」(Middle East Institute)任高級研究員的比拉爾‧薩博(Bilal Saab)表示,以色列可能會派遣經過城市戰訓練的特種部隊,在正規軍的支持下和在近距離空中支援下,在加沙挨家挨戶地搜查,試圖消滅或抓捕哈馬斯領導人。

拜登向全國發表講話 :大力支持烏克蘭和以色列「對美國的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拜登週四(19日)晚間罕見地在橢圓形辦公室向全國發表重要講話,他表示,支持以色列和烏克蘭對於美國的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因為美國與這兩個國家的聯盟是基於共同的價值觀。

拜登說:「哈馬斯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代表著不同的威脅,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想徹底摧毀民主鄰國。」他還補充說,「伊朗在烏克蘭戰爭中支持俄羅斯,並且支持該地區的哈馬斯和其它恐怖組織。」

接著,拜登闡述了為什麼美國要支持遙遠的以色列和烏克蘭。他說道:「我知道這些衝突似乎很遙遠,人們很自然地會問,為什麼這對美國很重要?」

「美國的領導力使世界團結在一起。美國的聯盟是保證我們美國安全的力量,美國的價值觀使我們成為其它國家願意合作的夥伴。如果我們拋下烏克蘭,如果我們背棄以色列,那麼這一切都將面臨風險——這是不值得的。」

拜登還進一步告訴美國人民,如果讓烏克蘭或以色列被襲擊而不施以援手的話,這將對全球民主國家構成嚴重威脅,並會讓美國的敵人更加膽大妄為。

他說:「歷史告訴我們,當恐怖分子不為他們的恐怖行動付出代價時,當獨裁者不為他們的侵略付出代價時,他們就會造成更多的混亂、死亡和更多的破壞。他們會繼續前進,美國和世界的代價和威脅就會不斷上升。」

拜登表示,他將於週五(20日)向國會提出緊急預算請求,其中包括「對以色列安全的前所未有的承諾」。據悉,該計劃總額將達到1,000億美元,其中還將包括向烏克蘭以及印太盟友台灣提供的資金以及人道主義援助。

一天前針對以色列的旋風式訪問是拜登今年第二次前往戰區。第一次是今年2月,拜登祕密前往烏克蘭,在基輔會見了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當時正是俄羅斯發動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一周年之際。

中東問題專家:美國果斷支持以色列 向中東國家展示與美國夥伴關係帶來安全和保障

美國前國防部政治軍事分析師、現任「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高級研究員兼中東安全項目主任的喬納森‧洛德分析說,哈馬斯發動的可怕而野蠻的恐怖攻擊顯然是為了阻止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間達成也對巴勒斯坦人民有利的關係正常化協議,而美國已經並將繼續對以色列的堅定支持展示出,美國和以色列合作能夠為中東地區帶來的安全和保障。

洛德表示,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的關係正常化協議中任何對巴勒斯坦人民有利的事情都會削弱哈馬斯的控制,會使哈馬斯孤立於阿拉伯世界之外,會破壞其唯一目的——摧毀以色列。同時,該正常化協議也將使美國及其合作夥伴能夠共同消除哈馬斯和伊朗所有代理人對該地區構成的非對稱軍事威脅。

今年1月份,美國和以色列進行了兩國歷史上最複雜的聯合軍事演習——有航空母艦戰鬥群參與的代號「杜松橡樹」(Juniper Oak)的演習。那次演習向朋友、敵人和中立者都展示出了,沒有任何國家,更不用說恐怖組織,可以與美國和以色列的綜合能力相提並論。演習也顯示出以色列國防軍在陸地、空中、海上、太空和網路等各個領域都可以與美國軍隊進行互通,這是一種極其罕見的能力。

這場演習讓沙特阿拉伯看到,他也需要以色列所擁有的東西。這讓沙特阿拉伯與以色列之間的緊張關係發生解凍,並越來越對兩國達成正常化協議的前景感到樂觀。

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9月底時說:「我們每天都離和平更近了一步。」本月早些時候,以色列通訊部長什洛莫‧卡希(Shlomo Karhi)在利雅德被拍到手持盧拉夫(lulav,棗椰樹葉)和伊特羅(etrog,一種柑橘類水果)慶祝住棚節(Sukkot)。

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並導致以色列報復性反擊後,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的正常化談判無疑將無法如期舉行。

洛德認為,通過保持對以色列的堅定支持,美國可以進一步向沙特展示正常化協議的好處。美國要果斷地幫助以色列反擊哈馬斯。

他說:「在美國軍方的密切支持下,以色列將保衛自己免受那些試圖傷害其安全者的侵害。當塵埃落定後,哈馬斯旨在恐嚇和孤立以色列的可怕襲擊將會適得其反,反而會證明為什麼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以及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對於沙特阿拉伯的未來是不可或缺的。」

洛德還強調說:「哈馬斯的目的是破壞沙特阿拉伯與以色列的正常化,但華盛頓在哈馬斯暴行發生後的快速反應將為沙特阿拉伯和該地區其它國家提供第二次實彈展示,展示與美國和以色列夥伴關係所帶來的安全和保障。」

法學教授敦促拜登政府使用《盾牌法案》制裁哈馬斯等恐怖組織

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的高級研究員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法學教授奧德‧F‧基特⾥(Orde F. Kittrie)敦促拜登政府應該遵循法律制裁那些參與使用無辜平民做人體盾牌的人和組織,包括哈馬斯、真主黨、塔利班、伊斯蘭國、俄羅斯當局和其他任何使用人體盾牌者。

2018年,美國國會兩院一致通過了《利用平民作為無防衛盾牌制裁法》(Sanctioning the Use of Civilians as Defenseless Shields Act),簡稱《盾牌法案》(Shields Act)。該法案明確要求美國總統要向國會提交一份他確定參與了使用平民做人體盾牌的人或組織的名單。

基特⾥教授認為,多年來,哈馬斯一直犯下利用平民保護其武裝人員和武器免受合法攻擊的戰爭罪。這一次,哈馬斯非法利用巴勒斯坦平民和以色列平民作為其人盾。

早在10月10日,拜登總統就在以色列發生的恐怖襲擊發表講話時就指出,哈馬斯「利用巴勒斯坦平民作為人盾」。拜登在10月15日接受《60分鐘》採訪時表示,哈馬斯「躲在平民背後」,包括將其「總部設在平民所在的地方」。

哈馬斯自己也明確、公開地使用人體盾牌。該恐怖組織已命令加沙北部居民不要聽從以色列軍方的撤離通知。以色列軍方通知加沙居民:「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向南部撤離,並與利用你們作為人盾的哈馬斯恐怖分子保持距離。」

而哈馬斯發言人埃亞德‧博佐姆(Eyad al-Bozom)在10月13日的記者會上公開說:「我們告訴加沙北部和加沙城的人民,待在家裡、待在自己的地方。」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Kirby)對此回應道,「哈馬斯的反向命令要求加沙巴勒斯坦人留在家裡」,這意味著哈馬斯正在利用這些平民作為「人盾」。

博佐姆還在加沙市希法醫院(Shifa Hospital)舉行記者會,實際上是利用醫院的病人作為人盾。哈馬斯長期以來一直利用希法醫院作為其軍事總部,這也再次違反了禁止使用人體盾牌的規定。

在當前的衝突中,哈馬斯也利用美國人和以色列人質作為人盾,這些人質包括婦女、兒童和老人。

基特⾥特別指出:「使用人體盾牌為哈馬斯創造了『多贏的局面——如果以色列退縮,哈馬斯就會在加沙戰場上獲勝;如果以色列在襲擊中無意地傷害到平民,哈馬斯就會廣泛傳播這些圖像,同時謊稱以色列濫用武力,造成了人員傷亡。」

「換句話說,哈馬斯使用人體盾牌是一種實際的戰爭罪,旨在為誣告以色列犯下戰爭罪(如故意殺害平民)提供便利。」

儘管有確鑿證據表明哈馬斯和真主黨在之前的衝突中廣泛使用了人盾,但美國政府尚未在這種情況下實施美國法律所要求的制裁。基特⾥敦促拜登政府現在應該抓住這個機會,既是支持美國的以色列盟友,也是支持美國和北約軍隊,因為北約的對手也大量使用人體盾牌,導致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敦促所有北約成員國實施制裁並採取其它措施打擊使用人盾的行為。

基特⾥強調,通過對特定哈馬斯官員實施《盾牌法》制裁,可以幫助教育西方媒體和公眾了解哈馬斯使用人體盾牌的情況,因為根據國際法,這是一種戰爭罪;並且破除一些人「把恐怖分子當作自由鬥士」那種錯誤認識。

他說:「如果不關注、不譴責、不制裁參與使用人體盾牌的哈馬斯特定官員,那就會向哈馬斯、真主黨、塔利班、伊斯蘭國、俄羅斯(當局)和其他經常使用人體盾牌的領導人們發出這樣的訊息:這樣做的好處繼續大於其成本。」

責任編輯:李琳#

相關新聞
避免選舉受影響 歐盟要求微軟提供AI風險信息
駐太平洋近九年後 「里根號」離開日本母港
烏克蘭:在哈爾科夫第一道防線擊退俄羅斯
【專訪】前中共特工談跨境迫害運作內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