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避免政府停擺 臨時撥款法案如何闖關通過

人氣 327

【大紀元2023年1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雯綜合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新議長麥克‧約翰遜(Mike Johnson)的「階梯式」支出法案在民主黨幫助下於11月14日獲得通過。之後共和黨強硬派也沒有要求罷免約翰遜,而此前白宮還指責該法案「不嚴肅」。約翰遜何以令白宮回心轉意,又讓共和黨內鷹派對他手下留情呢?

「確保政府繼續運作是我們所有人的良心問題。我們對美國人民負有責任。」約翰遜11月15日早些時候在國會大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這麼說。

約翰遜為聯邦政府提供新的一年臨時資金的提議以兩黨336比95的投票結果獲得通過,但93名共和黨人投了反對票,而投反對票的民主黨人只有兩名。這是約翰遜上任眾議長後第一次通過重要立法,他表現出了把黨內鷹派拋在身後而與民主黨合作的意願——同樣的政治舉措在10月初導致了上一任眾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被趕下台。

為避免聯邦政府在11月17日之後關門,約翰遜法案提出了一個獨特的、批評者認為很奇怪的「兩步」(或稱「階梯式」)流程,即暫時為一些聯邦機構提供資金至1月19日,給另一些聯邦機構的資金至2月2日。這是一項「持續決議」(Continuing Resolution,簡稱CR),既沒有包括共和黨強硬派要求的大幅削減預算,也沒有包括喬‧拜登總統提出的為烏克蘭、以色列、邊境安全和其它補充資金提供近1,060億美元的請求。

白宮72小時內回心轉意

實際上在11月11日(上週六)晚上,白宮駁回了眾議院共和黨人擬議的「階梯式」撥款法案,稱其「不嚴肅」,會導致「混亂和更多停擺」。

但是在72小時內,拜登的白宮官員悄悄通知了國會山的民主黨盟友:總統會支持這項法案,可以在眾議院通過了。

果然,到了14日(本週二)晚上,該法案在209名民主黨人的支持下在眾議院獲得通過。15日(本週三)再以87:11的壓倒性多數在參議院通過,其中10名共和黨人和1名民主黨人——科羅拉多州民主黨參議員邁克爾‧貝內特(Michael Bennet)投了反對票。預計拜登會順利將其簽署成為法律,以保證政府在20日(下週一)可以繼續開門運轉。

白宮態度的改變是因為民主黨人承認,眾議院的這項法案可能為他們提供最接近勝利的機會:不僅避免政府關門,而且還避免資金大幅削減。

2021年6月8日,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爾斯‧舒默(中)與參議員理查德‧德賓(左)和參議員黛比‧斯塔貝諾(右)在國會參議院民主黨午餐會後出席新聞發布會。(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最初的反應是:這(『階梯式』法案)會讓混亂繼續下去。確實如此」,參議院民主黨第三號領袖、參議員黛比‧斯塔貝諾(Debbie Stabenow)說,「然後我們開始考慮這個問題:如果這個法案沒有通過的話又會發生什麼。」

這並不意味著拜登和國會民主黨盟友沒有接受艱難的妥協,因為該法案提議再次忽略了白宮的主要立法優先事項:近1,060億美元的國防補充資金,將為對烏克蘭、以色列和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援助提供資金。

白宮的主要擔憂——與國會民主黨人的擔憂一樣——一個複雜的有多個資金截止日期的法案會有怎樣的後果。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帕蒂‧默里(Patty Murray)稱其是「我聽到過的最瘋狂、最愚蠢的事情」。

白宮官員和民主黨人都抱怨認為,「愚蠢的」包括兩個最後期限的法案增加了未來關門的可能性,但是這卻不足以成為反對該法案的理由。

拜登政府官員承認該法案不是他們本來會預期的法案,但是該法案可以保持政府開放並避免削減開支。

最終,只有兩名眾議院民主黨人反對該法案,這一結果令白宮感到高興,尤其是在眾議院共和黨人的投票結果出現嚴重分歧的情況下。共和黨人中127人支持,93人反對。

在11日晚上發表反對約翰遜支出法案的聲明後,白宮隨後表示他們在與國會同行保持聯繫,並渴望避免政府關門。

眾議院軍事委員會首席民主黨人、眾議員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說:「值得讚揚的是,白宮仔細研究了這個問題,思考了一下,然後說『好吧,是的,這就是我們想要支持的。』」

史密斯表示,一旦明確國防補充資金不會被納入撥款法案中,「白宮就非常聰明地認識到這種方法是徒勞的,並轉向至少會可行的情況」。

14日上午,白宮首次出現態度轉變的跡象,當時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表示,他已與白宮高級官員討論了他們的擔憂。舒默說,他和白宮一致認為,「如果這能避免政府關門,那將是一件好事。」

民主黨和白宮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他們可以採取什麼措施來推動拜登總統對1,060億美元國防補充資金的請求。下次的部分政府資金將在明年1月19日用完,在那之前沒有可以促使採取行動的立法截止日期。

舒默表示,參議院將在感恩節結束後很快就討論國防補充資金問題。

眾院共和黨強硬派給了新議長一個「調度期」

儘管強硬派共和黨人不滿約翰遜支出法案中沒有包括大幅削減預算的要求就讓拜登政府繼續開門了,但是他們也沒有使用他們此前對待前議長麥卡錫那樣的罷免標準對待約翰遜。

2023年1月6日,在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會大廈眾議院會議廳,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右)正在與佛州當選眾議員馬特‧蓋茨(Matt Gaetz)交談。(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佛羅里達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馬特‧蓋茨(Matt Gaetz)投票反對約翰遜CR法案,但是他說:「每個人都需要重新調度。」

10月初,蓋茨帶領八名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一起把麥卡錫趕下議長職位,部分原因是麥卡錫在民主黨的幫助下通過了類似的CR支出法案。

但那些奮起反對麥卡錫的共和黨人們對約翰遜非常相似的舉動卻寬容得多,儘管他們對約翰遜法案投了反對票,但沒有人呼籲奪走約翰遜的議長木槌,也很少有人認真地質疑約翰遜的領導能力。

參與投票罷免麥卡錫的八名共和黨人之一的眾議員蒂姆‧伯切特(Tim Burchett,田納西州)說:「他(約翰遜)只有兩週的時間來通過這個法案。他的前任從1月就開始這樣做,然後他(麥卡錫)讓我們在9月30日的最後期限前陷入困境。」

這種態度的轉變讓那些支持麥卡錫、不同意驅逐麥卡錫的人感到沮喪。

同時,也不是每個強硬派共和黨人都願意對約翰遜的做法置之不理。

眾議員奇普‧羅伊(Chip Roy,德克薩斯州)對約翰遜選擇通過快速暫停程序(註:這種方式通常用於快速通過一些有爭議的法案,期間不能提出任何修正案,要三分之二多數票才能通過)來推動這一權宜之計感到特別憤怒,該程序避免了共和黨人阻止程序性投票的任何可能性,同時則依靠民主黨的大力支持來通過法案。

羅伊14日在福克斯商業頻道上說:「我要告訴你,如果議長(約翰遜)要推翻我們,你就不能假設我對任何法案都投票。」

約翰遜就任議長職位三週了,羅伊表示,他會給約翰遜「一點空間」,但也威脅表示,如果未來幾個月保守派的削減預算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將奪取眾議院的控制權。

另一位投票罷免麥卡錫的眾議員馬特‧羅森代爾(Matt Rosendale,蒙大拿州)14日晚上拒絕就該CR法案的通過和約翰遜的領導發表評論。

2023年11月14日,華盛頓美國國會大廈,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在舉行每週共和黨會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約翰遜面前的議長道路還很陡峭泥濘。

「他的管理任務非常艱鉅」,眾議員丹‧畢肖普(Dan Bishop,北卡羅來納州)說,「但我確實知道他的心在其中。」

蓋茲用一個體育項目作比喻來解釋共和黨願意讓約翰遜繼續擔任議長,儘管約翰遜所做的和前議長麥卡錫是相似的。

「當你更換足球教練時,例如新上任的教練,他仍然必須指導上一任教練的球隊的幾場比賽,然後他們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體系和進攻體系。」蓋茲說,「所以這是我們必須扮演的最後一部『麥卡錫(被罷免)劇』,我知道約翰遜議長甚至不想這樣做。」

約翰遜也提出了類似的論點。

在1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約翰遜說:「我無法在一夜之間扭轉航母的命運。」

14日上午在CNBC採訪節目上,約翰遜表示,分兩步實施的支出法案CR——其中部分政府資金於1月19日用完,其餘資金於2月2日用完——不僅僅是一個單一日期的延期,以試圖實施變革,而是讓眾議院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可以避免大規模的綜合融資計劃。

當被問及「極端保守派」對該CR的批評時,約翰遜回答說:「我是極端保守派之一,好嗎?」

「我現在想削減支出,我想為此增加政策附加條款。但當你只有三票的多數地位時,就像我們現在的情況,我們就沒有足夠的票數來推動這一進程。」

14日上午的眾議院共和黨閉門會議後,約翰遜說:「我們不會投降。」他保證不會再次支持採取這樣的撥款權宜之計,不過他也說:「但是你必須選擇你能贏的戰鬥。」

約翰遜的保守派資歷是強硬派更渴望信任他的原因之一。他是眾議院最大的保守派核心小組「共和黨研究委員會」(RSC)的前主席。

議員們證實,13日晚上,約翰遜親自參加了共和黨強硬派集中的「眾議院自由核心小組」的每週會議,討論臨時撥款法案CR——這一舉動對於議長來說即使不是史無前例,也是極不尋常的。

儘管如此,自由核心小組14日還是發表了反對CR的正式立場聲明。但該聲明也指出,他們「致力於與約翰遜議長合作」,並尋求約翰遜有「大膽的改變」。

「他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相信他所說的」,自由核心小組成員、眾議員拉爾夫‧諾曼(Ralph Norman)說,「他不會與一群人會面,然後回來告訴自由核心小組其它的事情。這是一件好事。」

責任編輯:李琳#

相關新聞
瓶中信 寄賴蕭政府
眾院自由黨團成員陪川普出庭 批評審判不公
胡佛研究所專題研討會:國安法後的香港
【新聞大破解】美關稅大棋 中共謀傾銷拖垮歐美助俄攻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