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僅三成受訪長者滿意施政報告 調查:近六成不願北上安老

人氣 172

【大紀元2023年1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唐健豐香港報導)特首李家超上週三(10月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繼續推動大灣區安老和擴展「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俗稱院舍券)適用範圍至護養院等。不過明愛長者聯會(長聯)公布調查發現,高達76.7%受訪者不認識院舍劵;亦有近6成人不考慮在大灣區安老。

最多人考慮減輪候時間而選用 倡多宣傳

長聯於上月28日至1日,經電話及網上訪問883名正使用明愛安老服務的長者及照顧者,在問及吸引其使用院舍券的因素中,有45.1%人認為會因輪候院舍券時間較資助院舍短而選用,42.2%受訪者則因院舍環境。長聯建議當局多經媒體、安老服務單位等宣傳,增加長者的認識。

明愛長者聯會2日公布調查,發現多達76.7%受訪者不認識院舍劵。(唐健豐/大紀元)

至於問及促進居家安老的因素中,67.6%表示想留港安老,有65.1%人選擇延長上門支援時間至周日及公眾假期,其次有61.3%選擇提高現時財政支援。長聯建議當局整合現時社區照顧服務,並增加資源以增加周六及日的服務名額;同時建議醫管局擴闊社區外展服務,提供外展中西醫服務予行動不便的長者。

近六成人抗拒北上安老

調查又問到對大灣區安老的意向,以1至5分表達,高達57%受訪者評為1分,即是不考慮在大灣區安老;對於如何增加北上安老的意向,最多人考慮院舍質素(47.8%),其次是醫療配套(37.5%)及退出服務時的安排(34.5%),即可回港後直接安排入住本港資助院舍,而不單是買位院舍。

現年82歲的石婆婆雙眼失明,其配偶十多年前因中風全身癱瘓,因此長期獨居天水圍家中,石婆婆的孫女一向照顧其需要,即使結婚後遷往粉嶺,現在每周都會為她買餸和上門探望。石婆婆在今年9月底於社工協助下申請輪候院舍,雖然得知當局大力推廣跨境安老,但她深明自理能力差和難以適應大陸的生活,即使跨境院舍輪候時間短也不考慮。

石婆婆表明,即使跨境院舍輪候時間短都不考慮申請。(唐健豐/大紀元)

長聯認為,政府在推動跨境安老前,應先有一套完善系統監管私營院舍質素,才可讓長者安心選擇跨境安老,建議當局舉行跨境院舍參觀活動,讓長者更了解院舍環境。

施政報告評分一般 學者:政策複雜欠解說

調查中有47.9%人對今年《施政報告》的滿意程度評為3分,只有約15.3%和6.9%分別表示滿意及十分滿意。明愛專上學院助理教授盧家詠分析認為,本港長者普遍對安老服務不熟悉,不懂尋找所需服務,甚至對制度存在誤解。

盧博士建議當局製作簡易版小冊子,供長者以淺白文字了解安老服務,同時透過關愛隊上門接觸長者,以加強解說。(唐健豐/大紀元)

盧舉例指,有正輪候資助院舍的長者,即使知道有院舍券可用,但害怕在試住期後退出會無法重返輪候隊伍。她指不少長者嫌當局的福利政策複雜,導致認為《施政報告》與己無關的觀感。盧博士建議當局製作簡易版小冊子,供長者以淺白文字了解安老服務,同時透過關愛隊上門接觸長者,以加強政策解說。@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港施政報告政策重點
香港市民:市場告訴你《施政報告》不行
香港施政報告 股票印花稅由0.13%降低至0.1%
海外港人論壇批施政報告 前區議員:換血大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