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消費券仍無效 中國汽車產銷量1月暴跌

人氣 2371

【大紀元2023年02月14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李思齊綜合報導)即使中國多地1月份發放汽車消費券,但汽車市場開年不利,生產和銷售同比、環比均呈兩位數下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發布1月份信息時稱,「國內有效需求不足致使汽車消費恢復還比較滯後。」

2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發布了1月份中國汽車工業產銷情況。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市場的產銷量在1月份都出現了兩位數下跌,主要是乘用車產銷量明顯下降,而商用車的需求保持低迷。

中國汽車市場1月份的產銷量分別為159.4萬輛和164.9萬輛,環比分別下跌33.1%和35.5%,同比分別下跌34.3%和35%。2019年(疫情前)和2022年的中國新年都在2月份,如把1月的產銷量和2019年與2022年的2月比,產銷量也均減少。1月份產銷量比2022年2月分別減少了12.1%和5.1%,比疫情前的2019年2月減少更多,降幅分別為13%和11.3%。

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乘聯會)2月8日發布的1月汽車銷售數據顯示,中國乘用車零售129.3萬輛,同比下跌37.9%,環比下跌40.4%,為本世紀以來1月份的最低值。尤其是新能源乘用汽車,1月份的批發銷量38.9萬輛,同比下降7.3%,環比下降48.2%;1月份的零售銷量33.2萬輛,同比下降6.3%,環比下降48.3%。

中汽協對1月汽車產銷走低的解釋是,1月市場受中國新年假期及消費需求提前透支的影響,疊加傳統燃油車購置稅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出的影響。

汽車是居民日常消費中最大宗的工業品,產業鏈長,能帶動的就業人數多,中共地方政府把發放汽車消費券作為提高內需的重要手段。

如天津市在中國新年前安排了6,000萬元(約合900萬美元)的汽車消費補貼,1月11日就可以按規定的流程申請使用。河南鄭州發放的時間比天津早,1月5日上午就開始正式發放。

同時,汽車廠商也想藉此提高銷量,如江陵福特汽車科技(上海)在1月1日至20日期間密集推出一系列全新產品,上汽集團的子公司非凡汽車於1月9日降價促銷,賽力斯集團「問界」系列的部分車型於1月13日一早就提供了全新的優惠價格。

雖然官方政策和汽車廠商一起發力,但1月汽車銷售量仍大幅下跌。中共官媒也報導了汽車經銷商們的擔憂。中國北部內蒙古的錫林浩特是座小城市,《華夏時報》報導稱,某品牌的汽車經銷商說,對2023年車市有些擔心,「因為1月趕上過年,按理講,1月應該是農業縣市裡購買力爆發的高峰期……」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基於人權考量 德政府拒擔保大眾汽車在華業務
長江汽車破產 政府補貼無助新能源車發展
調查:中共政策難測 歐企加速撤離中國
【名家專欄】汽車大戰 來自中共的又一威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