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指甲逐漸變短 檢查發現是缺乏維生素D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3年03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有一名50多歲女性,一年多前發現指甲越來越短,懷疑是指甲曾受傷導致,檢查後才發現,原因是缺乏維生素D,按照醫囑適當補充營養後3個月指甲狀況改善,醫師表示,維生素D主要的來源為光照,少部分從食物攝入,不過攝取維生素,並非越多越好,補充過多也可能對身體造成其他危害。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有些疾病會造成指甲異常,例如缺鐵性貧血使指甲下凹如湯匙狀,甲狀腺機能異常使指甲脆弱與指甲床分離,乾癬造成指甲點狀凹陷,黴菌感染可使指甲變黃變厚,心肺功能異常可能引起杵狀指等。

另外,營養素缺乏也會引起指甲的變化,大小改變、甲面出現條紋或斑點、易碎裂、厚度變薄等,都可能是因缺乏不同的營養素引起。

何一成說,這名50多歲女性個案在一年前發覺手指甲愈來愈短,懷疑是指甲曾受傷所引起,理學檢查發現患者指甲較脆弱,顏色正常,指甲與指甲床連接的部分變短,以第4指較明顯,皮膚正常無紅斑。

血液檢驗則顯示,個案甲狀腺機能正常,無貧血,無缺乏鐵質,25-羥基維生素D偏低,為8ng/ml(正常值30-100)。

何一成指出,25-羥基維生素D是維生素D在體內的主要存在形式,血液檢驗可評估身體含量是否充足;維生素D屬脂溶性維生素,能協助調節鈣磷平衡、幫助腸胃道吸收鈣質,使指甲健康、骨骼強健,及減少骨質疏鬆,還可能與癌症、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相關。

維生素D主要的來源為光照,少部分從食物攝入,何一成進一步表示,曬太陽時,人體可自行何成維生素D,提醒仍要注意防曬,另飲食調整也是獲取維生素D的方式之一,像是魚肉、蛋黃、牛乳、黑木耳、菇類等,都是屬於含量較多的食物;但當嚴重缺乏時,也可在醫師建議下以營養品補充。

何一成提醒,指甲健康不僅會影響美觀及手部功能,也可能顯示身體疾病及營養素的狀態,如果出現異常,應就醫檢查治療,維生素不是越多越好,補充過多可能對身體造成其他危害,最好經由醫師診斷,依醫囑服用,才能對身體有益。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