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鄧醫談養生】葉克膜使用 時間越長風險越高

文/鄧正梁(濟德中醫診所院長)

Comatose patient in the 葉克膜又稱體外膜氧合或體外循環膜肺維生系統,是用於心肺功能支持的醫療設備,使用葉克膜,務必與醫療團隊密切溝通,了解所有可能的風險和預後。(123RF)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5月30日訊】葉克膜又稱體外膜氧合或體外循環膜肺維生系統,是用於心肺功能支持的醫療設備,主要用於需要短期心肺功能支持的病患,尤其是在傳統治療無效時。葉克膜可暫時取代心臟和肺的功能,讓患者的血液繼續得到氧合,同時去除二氧化碳。

談到關於葉克膜(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的工作原理是透過人工心臟(幫浦),將患者的血液從靜脈引出,經過人工肺臟(氧合器)進行氧合和二氧化碳的移除,然後再將血液輸回動脈或靜脈內。這個過程可以維持血液循環和氧合,即使患者的心臟或肺功能暫時停止或不足。

使用葉克膜通常需要在醫院加護病房進行,且需要由專業醫療團隊操作和監控。雖然葉克膜能夠提供重要生命支持,但並不是治療終極手段,而是在患者等待心臟、肺功能恢復或進行其他治療的過渡性支持。

使用葉克膜有一定的風險和併發症,包括出血、感染、腎衰竭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評估是否適合使用葉克膜。在臺灣,使用葉克膜已相當普及,且在某些情況下健保也會給付相關費用。

主要類型及使用時機

葉克膜主要有兩種類型:
 主要用於只有肺功能受損的患者。葉克膜通過從一條靜脈抽取血液,經過氧合後再返回到靜脈中,從而提供氧氣並移除二氧化碳。

 除了提供肺功能支持外,還能提供心臟功能的支持。葉克膜從靜脈抽取血液,經過氧合後輸入動脈,可以在心臟和肺都無法正常工作時使用。

這兩種葉克膜的選擇取決於患者的具體需要,例如:肺部疾病或心肺衰竭的情況。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使用哪一種葉克膜,以及如何配置和監控治療過程。

葉克膜通常在以下情況下使用:
 當心臟手術後出現暫時性心臟功能障礙,或做為心臟手術、心室輔助器或心臟移植的準備時,葉克膜可以暫時替代心臟功能。

 當患者在給予額外氧氣支持下,肺部的氧氣供給仍不足,或即便有呼吸器輔助,肺部仍無法妥善排除二氧化碳時,葉克膜可以提供必要的氧合。

 如吸入性胎便肺炎症候群、呼吸窘迫症候群、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等,葉克膜可以在傳統治療無效時提供支持。

 如氣道外傷、極低體溫等,葉克膜也可作為支持治療的一部分。

當病患使用多種強心劑仍無效,或是肺臟、心臟功能不足以維持全身輸出量時,也會考慮使用葉克膜。例如:嚴重燒燙傷患者血壓下降或出現肺水腫時,葉克膜可以提供及時心肺功能支持,提高存活率。

使用超過7 存活率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葉克膜的使用並非無風險,且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預後來決定是否使用葉克膜。在某些情況下,如不可逆的腦病變、末期惡性腫瘤、不可逆的心肺疾病等,可能不會推薦使用葉克膜。

葉克膜的使用時間可以根據患者的狀況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葉克膜是設計來短期內支持心肺功能,通常用於數天到數週的時間範圍內。在某些情況下,患者可能只需要數小時到數天的葉克膜支持,而在其他情況下,特別是嚴重的心肺疾病,可能需要數週的支持。

然而,使用葉克膜的時間越長,患者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也越高。超過7天無法脫離葉克膜的患者,存活至出院的機率明顯降低,且存活者中,能夠自理生活起居的比例偏低。大多數存活的患者依賴葉克膜的時間少於3週,延長使用並不會有效增加存活率。

在歐美,使用葉克膜的時間通常不會超過一週,但在臺灣,由於國情和設備等因素,有些患者可能會使用超過一週,這可能會增加併發症的風險,並影響患者的存活率。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使用葉克膜的時間長短,並密切監控患者的狀況,以確保在提供必要的生命支持的同時,也最大限度的減少併發症風險。如果有患者需要使用葉克膜,務必與醫療團隊密切溝通,了解所有可能的風險和預後。◇

責任編輯:黃郁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