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藝術交流展 呈現台灣多元風格

人氣 156

【大紀元2023年05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徐曼沅艾爾蒙地報導)洛僑文教中心於5月6至7日兩天舉辦「台美藝術交流展」,策展人暨旅美畫家、台灣會館前董事長陳文石表示,此次畫展除了有洛杉磯當地「新藝畫會」的成員參與外,還與台中清水的畫會合作,展出台灣老中青三代畫家的作品。

2023年5月6日,參與「台美藝術交流展」的民眾大合影。(徐曼沅/大紀元)

陳文石表示,此次展覽有台灣「解嚴世代」專業的畫作,亦有新生代畫家的作品,從中可看出台灣的藝術發展歷程變化。他認為:「社會經過政治改革,藝術發展才會有更寬闊的空間。」致詞時,他以「文藝復興」為例,分享唯有突破專制框架,才能出現真正美好的藝術作品。

陳文石表示,很多人都認為「畫圖沒出路,畫圖不能當吃飯」,在他求學的那個年代,小學、初中的音樂、美術課都被拿去上英、數、理化,台灣學生的文化素養普遍不足。幾年前,他回台灣遇到許多年輕世代,那些年輕人都擔心台海會發生戰爭,所以他希望透過國際畫展,讓台灣人和世界看到:「台海不是中共與台灣的問題,是國際問題」;此外,也是為了讓台灣的年輕畫家們有機會了解美國、更有國際觀。

畫展開幕當天,大洛杉磯台灣會館董事長陳柏宇、副董事長吳兆峯以及董事黃昭竣皆出席致賀,並歡迎大家一同參與5月份大洛杉磯台灣傳統週的一系列活動。

陳文石介紹自己的畫作時表示,他在美國時想念故鄉所畫的觀音山黃昏等,超現實的風格會讓人們難以理解。但他說:「人們的視覺功能被理性所限制,要看畫作給自己最直覺的感受。」自己的畫作小朋友們都看得懂,但大人太聰明,反而看不懂,欣賞畫作時要保持童真。

陳柏宇表示,他很喜歡看漂亮的事物,此次畫展,讓他學會欣賞畫不用想太多。黃昭竣則認為,人與人精神的交流,不在於金錢多寡;藝術的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他很敬佩陳文石前輩憑藉遠見組織畫會、舉辦畫展,將台灣藝術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洛僑中心副主任劉岱欣參觀畫作後表示,畫展的作品內容風格都不一樣,「就像現在我們故鄉台灣一樣,可以在民主自由的環境下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聲音」。她感謝台灣會館傳統週委員會以及新藝畫會選擇在洛僑中心舉辦展覽,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藝術的美好,讓洛僑中心蓬蓽生輝。

2023年5月6日,參與「台美藝術交流展」的台灣畫家徐麗敏。(徐曼沅/大紀元)

遠從台灣赴洛杉磯參與畫展的徐麗敏展出了三幅畫作,其中一幅是將絲瓜乾枯後的紋路與人凋零後的狀態連繫在一起,還有自畫像和觀看大陸清宮劇後的作品,受到觀眾矚目。◇

責任編輯:呈文

相關新聞
14位台美藝術家聯展  女性為主題
大洛杉磯台美人傳統週系列活動開跑
桃園客家百工百業紀錄片 休士頓國際影展殊榮
跳出格子創新顛覆之旅 奇美館特展破框登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