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離開 離不開》音樂會爆滿落幕 觸動心靈

2023年6月17日,《離開 離不開 直到我們再次見面》戲劇音樂會在溫哥華諾曼.羅斯坦劇院(Norman Rothstein Theatre)上演。(邱晨/大紀元)
人氣: 19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3年06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邱晨、楊欣文加拿大溫哥華採訪報導)面對香港的劇變,近幾年來香港人不得不面臨抉擇:離開或是離不開。6月17日在溫哥華諾曼.羅斯坦劇院(Norman Rothstein Theatre)上演的《離開 離不開 直到我們再次見面》戲劇音樂會,兩場演出座無虛席,6百多觀眾內心深受感動,他們感到從中看到自己的故事,也看到了別人的掙扎。

由創新天移民服務協會主辦,自由港樂隊和祭作捨聯合呈獻的這台戲劇音樂會,奉獻了12首當代香港流行曲,包括《海闊天空》、《年度之歌》、《世界與你無關》等等,同時串連著發生在香港人身邊的故事,記錄了當今香港人的幸福和痛苦、快樂和憂傷。

2023年6月17日,《離開 離不開 直到我們再次見面》戲劇音樂會在溫哥華諾曼.羅斯坦劇院(Norman Rothstein Theatre)上演。(邱晨/大紀元)

演出籌劃和行政總監董達成告訴大紀元記者說:「今次與創新天合辦音樂戲劇分享會,是溫哥華現場音樂加現場戲劇的首創。這兩場演出觀眾反應非常正面,因為在表演文化藝術中反映新到達香港人的心聲,《離開 離不開》,直到我們再次見面。」

舞台上講述了很多香港人的故事,有恩愛夫妻考慮到孩子的未來,不得不被分離,「願意今生約定,他生再擁抱」(《今生今世》歌詞);反送中抗議時,父女認知不同而感情撕裂,女兒選擇離開,三代同堂不再;想一起走,沒有錢還是離不開……

「如果我們的城市不是如此崩壞,相信有許多人,其實是不想離開的。」「離開的是環境和人,離不開的是關係和回憶。」舞台上打出的字幕引起臺下觀眾的共鳴。

2023年6月17日,《離開 離不開 直到我們再次見面》戲劇音樂會在溫哥華諾曼.羅斯坦劇院(Norman Rothstein Theatre)上演。(邱晨/大紀元)
2023年6月17日,《離開 離不開 直到我們再次見面》戲劇音樂會在溫哥華諾曼.羅斯坦劇院(Norman Rothstein Theatre)上演。(邱晨/大紀元)

當香港人不得不離開後,卻又可能面對掙扎與痛苦:打著低薪工,真的不想去面試;沒有身分,女孩可能面對欺凌;年邁的父母怎麼辦?心愛的人都好嗎?真的內心很矛盾很無奈,但是為了家人,為了自由和希望。

《離開 離不開》戲劇音樂會的藝術總監和編導趙汝瀚分享說:「我聽到很多(香港)抗爭令很多家庭撕裂,經常聽到。無論是真人真事,或者是在媒體上看的故事,都很觸動到我。」

演出的最後自由港樂隊奏起《願榮光歸香港》,當歌聲響起時,全體起立齊聲合唱,觀眾們搖動著手機手電筒,彷彿又回到了當年香港的維園和獅子山上。

網台主持人:好感動

剛剛離開香港來到溫哥華的網台主持人「傑斯」尹耀升告訴說,看到台上很多香港人,心裡好感動,「他們講的這些故事呀,每一個都是香港的故事。有好多點點滴滴在裡面,剛剛看到這些時,勾起了好多回憶,所以好感動。」

其中一場戲講述了香港女孩貓仔,因為哥哥去了英國,誤以為家人都不理她,因想不開,想自殺。幸好哥哥的朋友勸阻了她,才知道媽媽要送她到英國。

Erin Chai是貓仔的扮演者,7年前就移民來加拿大,她在香港經歷過強推國民教育。她告訴記者說:「有一些年輕人也是有這個糾結,就是覺得家人朋友都走了,就只剩下自己,沒有什麼人可以依靠,就有一種孤獨感,留在香港的那種……離別這個東西真的很難,年輕人很難去處理這個情緒。」

溫哥華港人:每一個場景都觸動心底 

現場觀衆打開手機手電筒與演員們互動。(邱晨/大紀元)

曾生告訴大紀元記者說:「今晚有很多的短篇故事,每一個故事都真實反映了我們故鄉,很多家庭、很多朋友面對這樣的抉擇。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這樣的故事,(舞台上)每一個場景其實都觸動我們香港人心底的那份情感。」

Ron和Linda帶著孩子們一起來,他們說:「起碼他們都大概知道是有不同,不會只是相信香港(官方)說的那些東西,以為那是真的這樣,那就不是太好。」

現場義工阿彤剛剛通過加拿大救生艇計劃來到加拿大,她很感慨:「我看到身邊有不同的朋友或親身的故事在這個舞台上呈現出來,也明白每個人背後的難處都不容易表達出來,也不是每個人都理解身邊人隱藏的難處。」

她說演出能將「大家都有的苦衷和困難」展現出來,「幸好身邊有不同的人幫助大家。就算走到天涯海角,總會找到一班跟自己同行的人互相扶持。」

正如《獅子山下》中的歌詞:「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

編導:分清是非黑白

藝術總監和編導趙汝瀚說,他已經移民加拿大30多年,當年他父母帶他是為了逃避97年香港回歸;30多年後,他看到很多香港人逃離過來,令他很觸動,也觸發了他的舞台創作靈感。

他說:「我覺得在這個大時代裡面,很多原則,是非黑白分得很清,同一時間令很多關係決裂了,有好有不好,是很困難的,尤其是年輕人和父母,我自己看就有很大的感觸。」

「我80年代來到溫哥華,其實就是為了自由,我爸媽可能就是不想我們經歷97。即使是不太關心香港了,都是一個代價。」

他再三考量後才決定創作這個節目:「我想到,如果我又是害怕畏首畏尾,又不去講,又不講得好,那我來做什麼呢?我經常同自己這樣講,我覺得應該要講的就講,我其實不會定義自己是黃或者藍的人,我純粹是覺得分得清是非黑白。」

他也透露說,最後的故事是紀念他父親的,紀念80年代過來人的掙扎,「我覺得大家都是經歷同樣的掙扎,都會有同樣的掙扎,都會有同樣的遺憾。」◇

責任編輯:李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