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中共治下 中國的國際聲望在惡化

特別是在亞洲 中國正在失去朋友和追隨者

人氣 2265

【大紀元2023年06月02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Milton Ezrati撰文/原泉編譯)在世界大多數人的眼中,中國的國際聲望正在衰落,尤其是在其他亞洲人的眼中。這是著名的美國皮尤研究中心進行的大規模全球民意調查所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

皮尤研究中心權衡了全球對中國的一系列看法,結果清楚地表明,亞洲人和美國人,特別是美國人,其次是歐洲人,在與中國打交道時越來越警惕。

儘管皮尤的最新數據來自2019年,最近的更新雖然不太完整,但強烈表明皮尤所記錄的惡化趨勢在近年來仍在繼續。

儘管有這些負面的看法,但調查沒有發現反華偏見或敵意。這體現在世界各國普遍希望中國能繁榮發展。皮尤在任何地方的民調,人們都認為中國的發展是件「好事」,用該民調的術語來說,總體而言,對世界其它地區也是件好事。即使在亞洲,大多數受訪者也歡迎中國的經濟取得發展。

例如,在澳大利亞,儘管北京和堪培拉之間的關係有時會變得緊張,但約65%的受訪者仍然歡迎中國的繁榮,只有30%的人表示不歡迎。日本和其它亞洲國家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較小,它們普遍歡迎中國的經濟增長。唯一的例外是印度,只有2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增長是件「好事」,而61%的受訪者認為這對他們和他們的國家,以及整個世界都是負面的。考慮到印度和中共武裝部隊有時會發生邊界衝突,印度的另類看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當問題從總體看法轉向與中國接觸的具體問題時,態度就變了。當皮尤詢問受訪者中國在他們國家的投資是「好」還是「壞」時,至少在亞洲,這個比例發生了變化。例如,約66%的澳大利亞人抵制中國投資,而只有30%的人接受中國投資。這完美地反映了澳大利亞對中國經濟成功的總體態度。日本的變化更為徹底。在那裡,只有16%的受訪者歡迎中國投資,而75%的人拒絕。亞洲其它地區的態度則較為溫和,但與皮尤更為一般的問題相比,他們的態度不那么正面。世界其它地區比澳大利亞人和亞洲人的看法更正面些,但當被問及有關中國增長的一般問題時,他們的熱情就不那麼高了。

奇怪的是,大多數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好處持積極態度,但世界上大多數人普遍對中國持負面態度﹐但不是對中國文化或中國人持負面看法,皮尤並未問這個問題。負面看法是針對中國目前的組織形式。拉丁美洲持負面看法的人最少,受訪者對中國的看法大致持平,一半的人對中國總體持正面看法,一半的人持負面看法。

然而,再往北,在美國和加拿大,這一比例降至26%左右,與印度的水平相當。歐洲,包括東歐和西歐,稍微正面一點,平均約為35%。澳大利亞、韓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數據與歐洲類似。除了俄羅斯71%的正面看法外,最正面的看法出現在非洲和中東,約有60%〜70%的人持正面態度。

皮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發生了變化。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威權主義傾向和北京的恃強凌弱的戰略——在經濟、外交和軍事上——已經把一個歡迎中國的世界變成了反對中國的世界。

最大的轉變出現在亞洲,這並不奇怪,因為亞洲是中共最活躍的地區。例如,在日本,正面看法的百分比已經從20年前的55%下降到今天的14%,下降了大約41個百分點。韓國的正面看法百分比從20年前的66%下降到32%,下降了34個百分點。印度尼西亞從20年前73%的正面看法下降到目前的36%,下降了37個百分點,菲律賓從63%的正面看法下降到目前的42%,下降了21個百分點。

儘管皮尤的許多詳盡工作可以追溯到疫情爆發之前,但最新材料(儘管不如最初的調查那麼徹底)顯示,人們對北京的不信任仍在繼續。這種進一步惡化當然是有道理的。質疑新冠病毒的起源損害了中國的聲譽,在疫情期間及其餘波中,中國顯示出不是以前想像的那麼可靠的貿易夥伴。

北京對其它國家專橫霸道的態度,特別是在亞洲和「一帶一路」的參與國中,以及利用其武裝部隊恐嚇鄰國,對其形象毫無幫助。中共將貿易武器化,例如,威脅切斷向日本的稀土出口,澳大利亞僅僅因為呼籲調查新冠病毒起源就被禁運商品,韓國因為從美國購買軍用物資而被禁運商品,毫無疑問,這進一步損害了中國的形象。

這不是一幅美麗的畫面,無疑讓北京的領導層感到不安。

作者簡介:

米爾頓‧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是《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的特約編輯、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人力資本研究中心的榮譽學者,也是紐約傳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他的最新著作是《三十個明天:未來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統計學和我們的生活方式》(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

原文:China’s Waning Global Prestig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靜#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中國老齡化加劇 衝擊經濟
【名家專欄】中國經濟前景日益黯淡
【名家專欄】資金正流出中國
【名家專欄】中共全面封鎖信息 中國漸成黑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