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下阿湯哥場次的名導諾蘭 原子彈爆炸無特效

人氣 506

【大紀元2023年06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葉子杰編譯報導)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為提供觀眾最身臨其境的電影體驗,多年來反複使用大畫幅IMAX拍攝,他的新電影《奧本海默》播放以IMAX電影院視為重點,並早在阿湯哥之前就包下北美影院三週的IMAX放映場。

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可以說一直是IMAX的活廣告,即將上映的歷史史詩《奧本海默》(Oppenheimer)是他職業生涯中最長的電影,預計片長有三小時放映時間,據《美聯社》報導,光是這個片的IMAX放映膠捲就達「11英里長」,重約「600磅」。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劇照,該電影結合了IMAX 65mm 和 65mm 大畫幅膠片攝影,並包含了使用IMAX 黑白膠片拍攝。(UIP提供)

導演諾蘭宣布他的最新電影《奧本海默》時說:「IMAX讓影像栩栩如生。從分辨率和色彩到清晰度和整體質量,沒有什麼可以與使用IMAX電影攝影機相比。IMAX電影格式是電影攝影的黃金標準。」

據《Puck》報導,阿湯哥的《不可能的任務7》(陸譯:碟中諜7)即將於7月12日上映,但因《奧本海默》於7月21日上映後立即佔據他電影的所有IMAX影院播放場次三週,讓阿湯哥感到非常不滿,他向派拉蒙高管和其他人抗議,現在遭遇阻礙的阿湯哥正轉向極力遊說那些非IMAX優質巨幕公司提供上映場次。

主要造成這種衝突起因在《不可能的任務7》拍攝時遭遇新冠疫情影響導致上映時間一直延後,直到2022年初才為電影定下日期,而《奧本海默》早在2021年7月下旬即為該電影定下了日期與IMAX獨家協議。

《不可能的任務7:致命清算 第一章》
《不可能的任務7:致命清算 第一章》(陸譯,碟中諜7:致命清算 上)劇照。(UIP提供)

《奧本海默》電影是在IMAX 65mm和Panavision 65mm大畫幅膠片攝影的組合上拍攝的,然後以IMAX 70mm放映。如果不精通電影的人可以將它視為:提供觀眾一種「完全身臨其境的電影體驗」。

諾蘭告訴《美聯社》:「在IMAX 70毫米膠片上拍攝,你真的讓屏幕消失了。你在沒有眼鏡的情況下獲得了3D的感覺。」「讓他們沉浸在電影的世界裡。」

至於身臨其境的電影體驗中的重要時刻是劇中的「三位一體測試」,也就是核爆炸時刻。導演諾蘭表示,確保它對觀眾的影響,永遠不會受到質疑是至關重要的。

諾蘭表示以前只能用聲音影響觀眾,但現在用畫面也能影響,他說:「我們知道這一定是個亮點,我們現在可以用畫面來呈現,而在此之前我們真的只能用聲音來對觀眾產生巨大的影響——對電影的反應幾乎是身體上的感覺。」

然而,對於三位一體測試時刻,諾蘭已經透露《奧本海默》團隊能夠在不使用視覺效果(Visual effects,VFX)的情況下模擬原子彈爆炸。這段聽起來不太容易理解,實際上就是諾蘭在不用特效的情況下,也沒有透露是用什麼手法拍攝原子彈爆炸。

電影魔術的實際應用,正是大導演諾蘭喜歡的方式。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劇照,主角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飾演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UIP提供)

英裔美國電影名導演諾蘭常以複雜情節的好萊塢大片聞名,他的電影在全球票房已累計超過50億美元,2015年諾蘭被《時代》列為百大人物,他執導了《黑暗騎士》三部曲、《星際效應》和《全面啟動》等電影,在電影界贏得了足夠的影響力。

《奧本海默》重磅卡司雲集,主演包括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艾蜜莉·布朗(Emily Blunt)、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麥特·戴蒙(Matt Damon)以及佛蘿倫絲·普伊(Florence Pugh)。

《奧本海默》預告片描述當時美國與納粹正在進行軍事競爭,如果納粹搶先一步發明原子彈,後過不堪設想,於是他提議召集所有美國最優秀的科學家和人才,設立一座秘密實驗室,打造一個城鎮讓家屬一起陪同,傾全力完成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他創造了這個攸關人類生死存亡的奇蹟,全世界將永遠記得這一天,這項研究成果也為人類帶來和平。

《奧本海默》將於7月21日在全球上映。

《奧本海默》中文預告片:請點這裡看影片

《奧本海默》原子彈爆炸解析:請點這裡看影片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 海報。(UIP提供)

責任編輯:蘇漾

相關新聞
自曝從不用智慧型手機 大導演諾蘭解釋原因
《奧本海默》釋新預告 原子彈之父傳奇故事
嘆黃子佼「錯就是錯」 卜學亮:不會切割好友
蕭煌奇詮釋新歌化身刑警 與實力派演員飆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