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選區共和黨初選 近七成票來自不在籍選票

人氣 83

【大紀元2023年07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第20選區市議員共和黨初選的正式結果已出,白育青以181票贏了陳錦良,但陳錦良對不在籍選票(Absentee Ballot)提出異議,認為存在欺詐或不合法行為,7月5日他入稟皇后區州高等法院,告白育青和紐約市選舉委員會(BOE)。訴訟文件披露了選舉委發出的關於得票的構成情況,顯示不在籍選票占了這個選舉總票數的近七成。

根據紐約市選舉委的公開信息,市選舉委對於第20選區市議員共和黨的初選,發出了1110張不在籍選票,收回了1000張。

另根據選舉委在7月18日公布的選舉正式結果,白育青和陳錦良兩人的總票數為1452票,其中白育青得票819張,包括:選舉日現場投票的得票133張,提前投票的得票35票,不在籍選票的得票649張,宣誓票得票2張。

陳錦良得票633張,包括:選舉日現場投票的得票207張,提前投票的得票88張,不在籍選票的得票329張,宣誓票得票9張。

在現場投票的得票方面(選舉日投票及提前投票),總票數為463票,其中陳錦良得票295票;白育青得票168票。陳錦良比白育青多127票。

在不在籍選票得票方面,陳錦良得票329票,白育青得票649票,合計有效票978票,(鑒於回收了1000張不在籍選票,也就是無效票為22張)。白育青比陳錦良多320票。

根據以上情況,現場投票(含提前投票)票數為463張,占總票數的31.9%;不在籍選票共978張,占總票數的67.3%;宣誓票11張,占總票數的0.76%。

一名長期參與助選的華人對本報表示,這個結果確實有不同尋常的地方,一是回收的不在籍選票比例很高,高達90%;二是不在籍選票的票數占比近7成,票數是現場投票票數的2倍多。

陳錦良的律師Aaron Foldenauer在訴訟中指,不在籍選票的數量極高,表明存在舞弊行為;有些選民提交了意見書向選舉委表示,在未經他們同意的情況下,有人以他們的名義進行了虛假或欺詐性的不在籍投票;要求選舉委員會確定6月27日初選所有選票的有效性並重新清點選票。

白育青在22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他的對手走法律途徑或要怎麼做,他無法阻止,但選舉委員會對於初選結果已經核實並正式公布,他會備戰普選。如果還有疑問,應該去問質疑結果的人。他此前也向本報表示,他是註冊會計師,不會在選舉中做不符合法律的事情。

責任編輯:鄭樺

相關新聞
喬州上訴法院重審富爾頓縣選票案
柯文哲提重啟服貿 民進黨、時力批為了爭取選票
賓州法院駁回共和黨挑戰    維持郵寄選票法
紐約市清點缺席選票 譚瑩瑩領先優勢擴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