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分校科系優先招貧困生 律師:對華人不公

人氣 345

【大紀元2024年04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馬尚恩洛杉磯報導)最近,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推出擇優專業(selective major,即有招生名額限制的科系)錄取的新政策:從2025學年開始,優先考慮家庭內第一代大學生、低收入家庭學生等因素。加州第49區眾議員競選人、南加華裔律師劉龍珠(David Liu)批評,這對很多華人家庭的孩子很不公。

去年秋季,北加州華裔高中畢業生斯坦利·鍾(Stanley Zhong)引起了全美關注,被視為美國大學錄取「平權政策」的最新「犧牲品」。SAT幾乎滿分、加權GPA達4.42的他申請了18所大學,被其中16所拒收,包括藤校和UCSD等加州本地大學。

強調「種族優待」的「平權法案」,在美國大學招生政策中已實施幾十年,雖然去年6月被最高法院推翻,但其背後的極左觀念卻在改頭換面捲土重來。

變相的「貧下中農」優先?

針對UCSD的錄取政策,劉龍珠表示,UCSD類似的優待政策中,低收入家庭這一條,對很多華人家庭的孩子很不利。他認為華人父母可稱得上全世界最好的父母,為了能讓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願意付出很大代價,努力工作以提高家庭收入,幫孩子付學費。他早年在惠特爾法律學院(Whittier Law School)讀博士的時候,全班六位華人學生沒有一位申請貸款,因為家長不希望孩子承受還款的壓力。

但是,優先錄取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做法,卻讓那些勤奮工作的家庭功虧一簣。就像斯坦利·鍾一樣,雖成績優異,卻被他申請的加州大學所有分校拒之門外。

在入讀UCSD擇優專業的新政策中,另一個優待條件是家庭內第一代大學生。劉龍珠表示,他雖然沒有數據證明UCSD的新政策是針對華人,但很多第一代華人移民,都是在美國留學的精英學子。

「是否錄取一個學生,學校的標準不是去評價這個學生本身,而是去評判學生的家庭。」劉龍珠說,學生本人是無法控制家庭的;如果採取這一政策,那些父母會不會後悔自己當初讀了大學,造成孩子處於劣勢,無法順利升學?

他說,這實質上和中共優待「貧下中農」的政策是一樣的,「這一套之前在中國全部試過,現在又來到了美國」。

新政策或重創資優學子

劉龍珠認為,UCSD這種不公平的錄取政策,將對希望進入好大學的年輕人構成「巨大的心理摧殘」。「這不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讓其覺得這社會非常黑暗。」他說,「他們對公平、公正、公益的熱忱,一瞬間就全部熄滅了。」

劉龍珠作為律師,接觸很多犯罪案例。他舉例說,那些販毒、偷稅漏稅的家庭,孩子可以優先入讀加州大學;而遵紀守法、勤勤懇懇工作的父母,他們勤奮讀書的孩子卻可能被排擠掉。

同時,不但真正聰明的資優生難以進入想去的大學,就是被錄取的大學生走出校園,也可能無法幹好工作;因為用畸形的「政治身分」標準取代學術標準,很可能會錄取大量不合格的學生,造成很多人甚至畢不了業。

斯坦利·鍾雖作為年輕高科技創業家,在被眾多大學拒絕後,很快收到谷歌的工程師聘書。去年年底他受訪時表示,會在一年內決定是否入讀德州大學(UT),這讓關心他的人們感到欣慰。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劉龍珠說,他希望大學錄取政策可以真正遵循平等、公平的正常原則,而不是人為傷害中高收入家庭的孩子。◇#

責任編輯:嘉蓮

相關新聞
高中畢業生被16所大學拒絕卻被谷歌聘用
加州大學州內本科生人數創新高 占83.4%
舊金山議員兩次提法案 限制大學提供傳統錄取
美國名校恢復標準化考試要求 招生看SAT成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