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線城市房價環比跌幅創新高 中共急救市

人氣 4322

【大紀元2024年05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5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今年4月份的數據顯示,全國各線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跌幅擴大並創下近年來新高。

中共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了2024年4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

從環比來看,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數量為6個,較上月減少5城;其餘64城環比下跌,占比約91%。

4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其中,一線城市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0.7%、1.3%和1.0%,上海上漲0.3%。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5%和0.6%,降幅均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同時,二手房價格也在下滑。

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1.6%、0.8%、1.4%和0.7%。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均下降0.9%,降幅均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和下降的城市數量均環比持平,即僅1個城市(昆明)價格上漲、另外69個城市價格下跌。

同比來看,4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擴大1.0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廣州和深圳同比分別下降0.5%、6.9%和6.7%,上海上漲4.2%。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9%和4.2%,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9個和0.8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各線城市新房銷售價格繼續維持下降趨勢,且同比、環比降幅全部擴大,一線城市降幅擴大最為明顯。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王中華解讀4月份數據表示,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同比降幅均有所擴大。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認為,4月新房價格下行壓力進一步加重,70城價格總體環比跌幅結束三連收窄局面,轉現擴大之勢,而且上漲城市數明顯減少,創歷史新低。總體來看,目前價格市場持續低迷,探底狀態似乎暫未止步。

另據國家統計局同日發布的《2024年1—4月份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數據顯示1至4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93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0.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3.8%;新建商品房銷售額2.81萬億元,下降28.3%,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1.1%。拆分單月來看,4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0.66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4.4%。

另外,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持續下跌。1至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09萬億元,同比下降9.8%,其中住宅投資同比下降10.5%。

在商品房銷售不振、保交樓下竣工面積持續增加的影響下,近兩年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持續增長,截至4月末,全國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為7.4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7%,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24.5%。

數據顯示商品房的供需兩端均在持續萎縮。

為挽救日益下滑的樓市, 5月17日,中共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調整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

歸納起來,有四方面的救市政策變化:1 . 降低人住房貸款利率、公積金貸款利率。2 . 降低首付比例到15%,史上最底比例;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25%。3. 取消限購,取消首付利率下限。4. 設立3000億人民幣的房再貸款。

時事評論人士王劍在5月17日的自媒體節目中表示,這些救市政策顯示中共當局真急了。

大陸大微「木蹊說」5月18日對此次中共救市政策評論說:這幾個組合拳根本不是媒體鼓吹的「王炸」。 而且首付比例降低到15%蘊含著巨大的金融風險。

「木蹊說」解釋說首先, 15%的超低首付,意味著槓桿上升,買房人的風險因素也在上升,如果一套售價300萬的房子,現在45萬就可以買,假如房價繼續下跌,很快就能把首付跌沒。其次,每個月還貸還要上漲,這就需要打工人未來的工作既要穩定,工資又要穩步上升,以當前的經濟來看,有些樂觀了。最後,一旦出現大面積的斷供、還貸不上,極易引發賣房踩踏和金融風險。

「木蹊說」認為:「能不能提供更多的穩定崗位,讓老百姓有錢賺,收入才是消費的前提。如果兜裡沒錢,房子是便宜買了,以後的房貸呢?」

網民「正義」表示:「老百姓收入跟不上,不要說史詩級救市,神仙來了也救不了,回歸居住和民眾收入掛鈎,才是唯一生路。」

「邊山月」也說:「史詩級救屍,屍能救得活嗎?」

騰訊用戶9072027認為:「有些東西要是扶不起來,就別花心思扶了!這句話說得太好了。」

責任編輯:李宇圓#

相關新聞
電動車關稅高懸 歐中貿易戰攤牌還有多遠
疑批評知名主播 大陸900萬粉絲網紅被禁言
大陸就業難 逾千萬人做主播 98%恐難溫飽
習問中國獨角獸企業銳減原因 網民諷:就是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