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我的公開考試年代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5月28日訊】本文刊出的時候,正值香港中學文憑試(以下簡稱「中學文憑試」)已經結束,然後英國的中等教育普通證書(GCSE)測試和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GCE A-Level)考試相繼舉行,我想是時候寫一下關於我的公開試故事。

回想起來,我有時候晚上做夢,夢到自己為了準備香港中學會考(以下簡稱「會考」)中國語文科(以下簡稱「中文」)的讀本問題而深感不安(但事實上當年英文科較弱),然後又會夢到自己在試場內「作戰」,但過程中出現失魂兼失控的狀況,結果從睡夢中驚醒起來,猶有餘悸。

在20世紀80年代的殖民地香港,一般青少年完成兩年高中課程後報考會考(以下簡稱「會考」),英文、數學和中文科是主科,也是被視為其中三科最具挑戰性的科目。由於不少學生打算完成兩年高中課程以後升讀兩年「預科」課程,預科指大學預備班課程,學術要求大概等於大學一年級,然後報考香港高級程度會考(以下簡稱「高考」)。換言之,學生有可能四年內應付兩個公開考試。

談到公開試,有兩項重要文件:准考證及考試證書。前者是考生能否進入試場應考的重要文件,後者是考生完成某一個學程的學術成績證明。本篇文章另一個重要目的是透過呈現當年的考試文物,讓讀者透過我的親身經歷,重溫香港的公開考試歷史。

香港採取將考生分派到不同學校應考,以防因為在原校應試而可能產生偏私的狀況(註:實際上,因為試場的安排,我也曾在原校應考小部分科目)。當年沒有鐳射打印機,因此只能夠列印英文、數字和符號,不能作中文列印。

准考證。

當年我住在港島的筲箕灣,因此理論上應試的試場盡量接近居所,但很多時候被派到遠離家居較遠的試場,又遇到抵達試場的交通較為轉折(註:准考證上有位於北角區的雲景道及炮台山道的試場,離開炮台山地鐵站之後還要乘坐巴士或小巴上山)。

會考准考證必須貼上個人學生照片,各位發現當年我的樣子真的有點似未瞓醒一樣。然後因為我是學校考生,所以相片左邊有校長的簽名,並且蓋上校印,還有我的簽名。

我一共應考八科:中、英、數、中國歷史、中國文學、歷史、地理和經濟。

到了高考的准考證,基本上與會考大同小異,但個人照片及簽名的部分消失了。因此考生必須攜帶身分證出席。以便監考員核對身分。

當時我報考的夜校,早已經由灣仔遷到大角嘴。

大部分試場設於學校禮堂(Hall),但也會使用室內體育館(Gym)或者班房(Rm)。

科目部分列出E,即是以英文作答。

應考科目沒有會考那麼多,只有四科: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歷史、歷史及英語運用。

會考每科的考試時間,平均介乎一小時三十分鐘到兩小時左右。到了高考,基本上是每份試卷三小時,而通常是一天考兩份試卷,因此上下午共六小時。大家試想一下,三小時不斷寫,然後中午不能食得太飽,到了下午又連續寫三小時,考生大量耗損體力、精力和腦力,加上之前不斷溫習和緊張的心情,不少人將之比喻為孕婦懷孕、生產至產下嬰兒的過程一樣的辛苦。

時間轉到22年後,當年已推行新高中三年學制及舉行第二屆中學文憑試,並同時舉行最後一屆為自修生而設的高考。為了記念這個特別的日子,於是我再次報考,並選擇了我最喜愛的三科應試:歷史、通識教育和政府與公共事務。

准考證設計與22年前沒有顯著的分別,只不過由舊式印表機轉為鐳射打印,因此可以印出中文姓名及試場的中文名稱和地址。由於只是為少數考生而設的公開試,因此不能夠安排到離居所接近試場應考,結果我分別在九龍的彩虹邨、橫頭磡和大角嘴應試。還有,比較起1991年的高考,開考和結束時間已經不一樣:以往是由上午九點到中午十二點,下午兩時至五點;之後改為上午八點半到十一點半,下午一點半至四點半。改到八點半開考,可能是因為避開上班最繁忙的人潮,而且可以與學校日常運作的時段相約。

上圖的會考證書,除了列出考生的個人資料和公開試成績以外,讀者會發現在右邊的一欄有N和O。原來當年會考取得C級或以上和高考的成績取得E級或以上,等同於達到與英國倫敦普通教育文憑普通程度(GCE O-Level)的水平。

此外,當年預科英文科的英語運用成績列印在另一張高考證書上(上圖),主要原因是該科的成績分以四份試卷的表現為依歸,加上當年對英文特別重視;因而有別於其他科目只是列出總成績,該科先列出每一份試卷的成績,然後再列出總成績。
另一個觀察是1987年考試證書上考生的中文名字,是聘請專人以毛筆字逐份證書書寫;到了1991年已經使用中文列印;2013年已是鐳射打印了。

最後是考試證書簽名的部分,由考試局年代的外籍人士秘書賀勤,變成本地人陳永照,到考試及評核局的秘書長唐創時,反映2020年前考評機構本地化的趨勢。現時的秘書長是中國籍的魏向東,他完全沒有本地中小學基礎教育、教育行政和考評的經驗。此外,香港考評局為了生存的需要開闢中國市場,加上2020年歷史科「庚子科場案」的醜聞、非教育專業人士政治審查試題和本屆考試被「小紅書」蹂躪,今時今日考評局的中立、公平及專業水平已經蕩然無存,猶如一名等待死者的廢柴一樣。

【註釋】

*以2007年香港中學會考成績為例,中英文科以七等級(由5*、5、4、3、2、1、U即不予評級)計算,取得2級或以上的成績的全港考生,中文科佔71.7%,英文科佔67.5%。數學科以七等級(由A、B、C、D、E、F至U即不予評級)計算,取得E級或以上成績的全港考生佔73.2%。三科主科當中,英文科合格率較低。◇
*
(編者按:文章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上期特刊 [15] (April 2024) 遊戲答案
1. D, 2. M, 3. O, 4. G, 5. L, 6. H,
7. K, 8. J, 9. B, 10. E, 11. C,12. A,
13. P, 14. I, 15. F, 16. N

文|黃偉國

責任編輯:陳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