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反修例、國安案審期大幅超預計 案件輪候時間增

人氣 10

【大紀元2024年06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瑛瑜香港綜合報導)司法機構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各級法院大部份民事案件的平均輪候時間大致達標,除高等法院原訟庭處理的若干類別刑事案件外,多數刑事法律程序的平均輪候時間均顯著改善。

司法機構向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指出,高院原訟庭的總案件量,由2022年的約16,615宗,升18%至去年的約19,667宗。當中涉及反送中運動及國安的案件等刑事案件的數目,由2022年的223宗倍增至2023年的446宗。

另外,隨2023年5月起,司法機構編排更多交付審判的聆訊於裁判法院進行,更多交付審判的案件於原訟庭湧現,導致原訟庭需處理的答辯及判刑案件顯著增加,預期上述案件數目升勢仍會持續。

國安案使司法資源更受壓

文件指出,截至2024年3月底,原訟庭的所有其它刑事法律程序的平均輪候時間仍然較長。主要原因是國安案件須由3名刑事法官審理,使司法資源更為受壓。國安案件一般較複雜,涉及較長時間以完成審訊前必要的步驟及程序、進行案件管理聆訊及準備審訊,而且審期以至擬備判案書所需的時間亦較長。

司法機構又表示,反修例案件及國安案件的審期往往大幅超出預計,加上刑事法官數目有限,約有40宗原定由他們審理的刑事案件需要重新排期。

文件顯示,原訟法庭刑事固定審期案件表,由入稟公訴書至聆訊的平均輪候時間,在今年截至3月底為370日,多過去年與前年18日及47日。至於民事固定審期案件表,由申請排期至聆訊,在今年截至3月底為171日,多過去年13日。

文件指,預期大約兩年後,隨著眾多國安案件陸續結案,及繼2023年底完成招聘工作,並於2024年下半年起任命更多原訟庭法官,法庭輪候時間屆時將有更明顯改善。

整體而言,司法機構已處理的整體案件量高於往年的水平。2023年已處理案件的總數約為52.7萬宗,比2022年及2019年分別高9%及4%。@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港初選案首批五人完成求情
港民研:市民對房屋政策滿意度續處最低
港機管局耗資逾8億換安檢系統 無需先取出電子用品及液體
岑耀信再開腔 強調辭任沒有受英政府壓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