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反修例、国安案审期大幅超预计 案件轮候时间增

人气 10

【大纪元2024年06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瑛瑜香港综合报导)司法机构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各级法院大部分民事案件的平均轮候时间大致达标,除高等法院原讼庭处理的若干类别刑事案件外,多数刑事法律程序的平均轮候时间均显着改善。

司法机构向立法会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指出,高院原讼庭的总案件量,由2022年的约16,615宗,升18%至去年的约19,667宗。当中涉及反送中运动及国安的案件等刑事案件的数目,由2022年的223宗倍增至2023年的446宗。

另外,随2023年5月起,司法机构编排更多交付审判的聆讯于裁判法院进行,更多交付审判的案件于原讼庭涌现,导致原讼庭需处理的答辩及判刑案件显着增加,预期上述案件数目升势仍会持续。

国安案使司法资源更受压

文件指出,截至2024年3月底,原讼庭的所有其它刑事法律程序的平均轮候时间仍然较长。主要原因是国安案件须由3名刑事法官审理,使司法资源更为受压。国安案件一般较复杂,涉及较长时间以完成审讯前必要的步骤及程序、进行案件管理聆讯及准备审讯,而且审期以至拟备判案书所需的时间亦较长。

司法机构又表示,反修例案件及国安案件的审期往往大幅超出预计,加上刑事法官数目有限,约有40宗原定由他们审理的刑事案件需要重新排期。

文件显示,原讼法庭刑事固定审期案件表,由入禀公诉书至聆讯的平均轮候时间,在今年截至3月底为370日,多过去年与前年18日及47日。至于民事固定审期案件表,由申请排期至聆讯,在今年截至3月底为171日,多过去年13日。

文件指,预期大约两年后,随着众多国安案件陆续结案,及继2023年底完成招聘工作,并于2024年下半年起任命更多原讼庭法官,法庭轮候时间届时将有更明显改善。

整体而言,司法机构已处理的整体案件量高于往年的水平。2023年已处理案件的总数约为52.7万宗,比2022年及2019年分别高9%及4%。@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港初选案首批五人完成求情
港民研:市民对房屋政策满意度续处最低
港机管局耗资逾8亿换安检系统 无需先取出电子用品及液体
岑耀信再开腔 强调辞任没有受英政府压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