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如何妥善因應中共國政經危機?

人氣 611

【大紀元2024年06月20日訊】自2001年就傳出的「中國即將崩潰」,吵嚷二十多年後終於逐漸成為共識,其政經情勢岌岌可危,崩潰正倒數計時。不過,根據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不久前發布的《2024年度威脅報告》,指出中共正試圖改變全球秩序,並試圖打造排除美國的治理模式。

報告提到,中共試圖先下手為強,阻止對其信譽和合法性的挑戰,削弱美國的影響力,挑撥美國與其夥伴的關係,「最重要的是,中國(中共)將要求統一台灣」。儘管中共國經濟遭遇挫折,中共領導人仍維持國家主義經濟政策,引導資本流向優先領域,並進一步減少對外國技術的依賴,進行軍事現代化。

政經危機下的中共國

儘管中共製造出越來越多內部和外部的「敵人」,民間也出現激烈反彈,面對更嚴峻的人口和經濟挑戰,卻更可能使中共成為一個更具侵略性和不可預測者。就在當下,中共國就以「過剩產能」傾銷全球,破壞國際市場。眼下中共政權對電動車等產業給予巨額補貼,被稱為「社會主義的規模經濟」,意圖以此占領國際市場,並藉以控制世界。

歐盟國際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就在5月8日於柏林的一場演說中表示,歐盟市場充斥著獲得大量政府補貼的中國電動車,並呼籲「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保護我們的工業」。

儘管習近平5月初訪歐時,當面對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馮德萊恩說,從比較利益與全球需求來看,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不存在,但事實勝於雄辯。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958.7萬輛,銷售949.5萬輛,產銷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其中,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歐洲市場占38%。中共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增長迅速,用的是「廉價傾銷」,即使不賺錢也銷售。中共政府一直對其扶植的產業給予「政策性補貼」,並對製造業實施減稅、減費、低利貸款等政策,由而推高了產能。據《日經新聞》調查,在五千多家中國上市公司中,2023年上半年獲中共政府補貼的前十大企業中,有五家是電動車或電動車電池製造業,且補助金額均逐年倍增。

中共的這種以政府政策補貼、低成本大量生產、低價出口攻占國際市場的伎倆,從其1980年代放權讓利改革開放時就開始使用了。到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更變本加厲地用得淋離盡致,這種政策也可稱為「重商主義」,將商業「競爭」赤裸裸地變為「戰爭」,而政府以補貼、優惠、奴工等等政策讓中共國的出口商品成本極低,使中共國的廉價商品向世界傾銷。初期是服裝、家電、家具所謂的「老三樣」,在全球市場上占相當份額,2023年中共又大力推進電動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鋼鐵和其它關鍵產業所謂的「新三樣」。

平實而言,這種「傾銷」「商戰」「策略性貿易」等等政府以政策大力推進的伎倆並非中共國的發明,早在18世紀以前就出現的「重商主義」就是這種主張者。

到1776年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的《原富》(The Wealth of Nations)這部經典出現,將重商主義否定掉,而以分工合作,以「比較利益」原理出發,各國發揮其比較利益(生產成本相對低)生產自己拿手的產物,進行相互交易而所有參與者都有利可圖,這是利己利人,利他又自利的交易、貿易方式,也就是「互通有無」、私利與公益相調和的方式,經由「無形之手」市場機能的自由運作,以「誠信」為基礎的諧和分工極致發揮,世人的財富、幸福也能臻極大。

這樣子的理念經過兩世紀,到1930年代世界經濟大恐慌之後,就受到質疑。在凱因斯(J.M. Keynes)的「政府創造有效需求」的政策被認為消弭大恐慌之後,政府主導經濟成為主流,於是「經濟國家主義」復活,以「新重商主義」瀰漫全球。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的國際經濟談判司空見慣,自由貿易受到抹黑、訕笑。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 Krugman)剛出道時,由其「國際貿易」專業領域立場,大力針砭「經濟國家主義」,對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佘羅(L. Thurow)大力撻伐。

佘羅在1992年春出版的《世紀之爭》(Head to Head)一書暢銷全球,被克魯曼認為與該書副標題「一場即將來臨的經濟戰爭」密切相關。該書並獲得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及許多有影響力人士的支持,可見「經濟戰爭」「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戰爭」普受認同。

紅色黨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

就在「新重商主義」瀰漫之際,1980年代美國總統雷根曾努力撥亂反正,提出「公平貿易」主張,並逐漸向自由貿易趨近,到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TO)出現,可說進展順利。不過,到2001年中共中國加入WTO之後,形勢丕變,中共的「紅色黨國資本主義」比新重商主義更具侵略性,其政府主導力更強更廣,而「假惡鬥」邪惡技巧的發揮,掀起「經濟侵略」,到2016年連美國都快被併吞。

幸好川普(特朗普)上台,揭開中共的伎倆,以「重振美國、重創中國、重建世界」為職志,利用「關稅」這項武器與中共進行貿易戰。「以惡制惡」「以戰止戰」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逼迫中共進行「結構改革」,終極目標是拉中共下台,讓中國政治自由,進而建立民主法治社會。

持平而論,川普的「關稅政策」有效地擊中中共要害,不但美國製造業回歸、就業提升、失業減低、美國經濟也有效復甦。美國企業家、專欄作家韋恩‧埃林‧魯特在2018年6月5日就曾為文指出:「貨幣市場已經打開,大家又開始購買、又開始寫支票了。我是活證據,我正在籌集資金用於商業交易,一些財團主動上門來投資。……我們又可以自由地賺錢了,太陽出來了,天空變藍了,各領域都有工作機會,『川普奇跡』展現出來了。」

其實,川普只是對中共祭出「提高關稅」這種保護政策,對國內是鬆綁管制法規和減稅,對其它國家是朝向「零關稅」「零補貼」的自由貿易前進,如果不將中共的「新重商主義政策」打垮,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知道,川普的施政就是「重建美國」「重塑中國」,以及「重振世界」,最終讓全球諧和分工、互助互利互惠,而最關鍵的就是「重創中共、重塑中國」,讓中國徹底進行「結構改革」,真正地達成「經濟自由、政治自由」體制,若不將「新重商主義政策」掃除,是不可能實現的。

中共新重商主義禍害無窮

眾所周知,中共的「強國崛起」是在1978年鄧小平「放權讓利」經濟開小門的經濟自由之後開始的,而2001年底加入WTO更是最為關鍵。原本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幫助中國加入WTO(所謂的「入世」),是要藉經濟自由改變中共,「讓中共中國進行政治改革、轉向西方自由主義」。沒想到這個如意算盤完全落空,中國入世後,並未進行深層次的結構改革,沒有走向西方國家預期的經貿體制,亦即:市場導向的資本分配、匯率靈活性、國有企業改革、尊重知識產權、公平的工業政策、無歧視的競爭政策、資訊共享、法治和市場經濟。反而採用「新重商主義」政策,對全球進行「經濟掠奪」,讓各國經濟深受其害,美國是重災區。

財經專家史蒂爾特‧帕特森(Stewart Paterson)在2018年10月出版的《中國、貿易和實力:西方的經濟接觸政策為何失敗》(China, Trade and Power: Why the West’s Economic Engagement Has Failed)書中,就對中共入世後帶來的不良後果詳細解說。

帕特森說:中國入世後,採用「新重商主義」政策,各國經濟深受其害。2001至2011年間,美國和英國的製造業就業人口下降了三分之一。在歐盟,製造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例,由2000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25%。西方國家在對華貿易中非但沒有獲得實質利益,大多數人民的生活水平還下降。在中國入世後10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名目(nominal terms)增長率,從5.3%放緩至1%,若以實質(real terms)增長率觀之,則下降了10%。而且,中國經濟崛起導致第三世界國家政治忠誠度的轉變,這些國家視中國為潛在的朋友、投資者和陪伴者。不過,北京則是要獲取第三世界國家的「心靈、思想和錢包」。

總之,中國入世後將其商品大量出口到全球,借此成功地避免了深層次的市場經濟改革,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增強了中共政權的合法性。而且,北京的經濟模式被視為是西方自由主義的替代品,而西方國家則多了一個與其價值觀相對立的競爭對手。

中共已開始實施「創新重商主義」

美國智庫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 ITIF)創始人兼總裁阿特金森(Robert Atkinson)在一份題為「創新阻力:中國經濟對發達國家的影響」(Innovation Drag: China’s Economic Impact on Developed Nations)的報告中說,對中國經濟的傳統觀念「過於樂觀,且其(中國經濟)危害比許多人所預期的還要糟糕」。而「中共中國崛起​​的原因,大多是來自不公正的重商主義政策,其損害了全球經濟的創新,特別是北美和歐洲的經濟。鮮少有人關注(中共)對這些經濟體創新的影響,更遑論對全球創新影響的關注。」

阿特金森說:多年來,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促使中共融入世界經濟,不僅可以提高中國的福利水平,還可以提高其它國家的福利。」他們相信,全球市場的整合可以提高所謂的「有效分配」,從而提升英國紡織品或葡萄牙葡萄酒的生產效率。然而,這種假設僅在市場力量發揮作用時才能見效。「現在是經濟學家和決策者該思考的時候了,重商主義貿易完全不同於市場導向貿易。」

他更提醒,中共已開始實施「創新重商主義」(innovation mercantilist)政策,包括提供數千億美元的政府補貼支持重點行業。此外,還採取了各種策略,例如工業間諜活動、網絡盜竊、要求外商技術轉讓、以合資換取市場准入,以及收購外國公司來獲得敏感技術等。這些政策雖然刺激了中國的創新,但是,這是以犧牲西方經濟體的創新來作為代價的。「創新者需要市場及利潤投資研發,然而重商主義貿易通過萎縮市場和降低利潤阻礙創新。中共中國通過扶持疲弱的競爭對手、封閉市場、產能過剩和限制收入等手段,重創這兩項動力(市場及利潤)。」

中共「新重商主義」變本加厲

在川普對中共採取提高關稅政策下,僅僅兩年已有效阻遏中共的重商主義政策,讓美國產業恢復競爭力,而「重振美國」也立竿見影,「重創中共」更是顯而易見,而其它國家也都醒了過來,築起「抗共陣線」,而「重振世界」也指日可待。雖然川普無法連任,沒法完成最後一哩路——徹底打垮中共,讓中國完成體制(結構)改革。但拜登政府在抗共這件事情上,迄今仍持續,而且在2024大選前還逐漸加大對中共的經濟制裁,其財政部長葉倫也從2021年反對川普政策轉變過來,一再對中共「產能過剩」抨擊,而拜登也在5月14日宣布對價值180億美元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幅提高關稅。白宮同時聲明,拜登將維持前任總統川普實施的關稅,且加大其它關稅力度,並表示中共的不公平做法對美國「經濟安全」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而這些做法正在充斥全球市場。拜登並強調說,「數年來,中共政府向中國企業投入國家資金……這不是競爭,這是作弊。」在美國對中共提升關稅的同時,歐洲也掀起欲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等產品提高關稅的做法。

看來自由世界似乎都口徑一致承續川普當年發起的「對中共國貿易戰」,如此一來,已明顯呈現政經危機的中共國不是會雪上加霜了嗎?

不過,正如ODNI報告所言,中共更可能成為一個更具侵略性和不可預測者,如何防範和因應是自由世界的一大課題,而多年前納瓦羅(Peter Navarro)教授對美國的建言:「只有實力才能帶來和平」「團結則存、分裂則亡」「擊敗敵人,而敵人就是我們自己。」地球人必須謹記在心並化為實際行動而且做到才行!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政經危機來臨 溫家寶力保退休前不出事
分析:大陸洪澇之災或引發政經危機
政經危機加劇委內瑞拉緊張局勢
【中國觀察】金融界降薪潮背後的政經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