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去年24宗工業致命意外 建造業佔逾八成

勞工處:已加強執法

人氣 18

【大紀元2024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曾曉薰香港綜合報導)勞工處(24日)在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表示,2023年職業傷亡個案數字為29,456宗,其中24宗為致命工業意外,數字與前年相若。工處副處長馮浩賢表示,已經加強執法行動,除進行突擊檢查外,亦成立特遣隊針對打擊不安全作業。

馮浩賢在會上表示,2023年職業傷亡個案數字為29,456宗,每千名僱員的傷亡率為10.1%;2022年職業傷亡個案32,026宗,每千名僱員的傷亡率為11.2%。工業意外方面,2023年各個行業的工業意外數字為8,134宗,每千名工人的意外率為13.8%;2022年的數字則為7,762宗,每千名工人的意外率為13.5%,主要涉及滑倒、絆倒、在同一高度跌倒以及提舉或搬運物件時受傷。建造業在2023年的工業意外數字3,097宗,每千名工人意外率為27.6%,與前年相若。

另外,2023年一共發生24宗致命工業意外,比對2021和2022年的25宗走勢相若。24宗致命工業意外中,有20宗涉及建造業。馮浩賢強調勞工處關注有關情況,會繼續採取積極措施,包括針對工序及安全欠佳的工地進行突擊巡查、亦有加強執法行動,並成立特遣隊針對打擊不安全作業。

議員邵家輝指出,職安健罰則去年由原來的最高罰款50萬元大增至1,000萬元,但死亡數字仍有增無減,質疑增加罰則的成效,認為相比起檢控僱主,宣傳教育等工作更為重要。勞工界議員周小松表示,早前有僱主被當局以簡易程序檢控,最終被罰款5萬元,罰款額與過去相差不遠,問到勞工處會否研究提出上訴。

馮浩賢回應表示,勞工處就該個案曾與律政司研究上訴的可行性,惟律政司認為沒有足夠勝算。他指出,現時「可公訴罪行」的案例仍少,因此判罰是否太輕仍不能作準,又強調未來如發現其它可能判罰過輕的案件時,政府不排除會提出上訴。

議員田北辰提到發展局早前推出強制地盤及智慧工地檢討措施,問當中強制措施的具體內容。他又批評政府「政出多門」、「左手唔知右手做緊乜」。又指,當局早前在以「鐵棚」代替「竹棚」的問題上,與業界未有共識,因此會以非立法方式推動,批評政府的職安健措施經常被業界「牽着鼻子走」。

馮浩賢表示當局與發展局一直有保持聯繫,指政府工程支出只要多過3,000萬元,便一定會使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而私人工地參與率不高,發展局已經推出認證計劃,鼓勵他們設立系統。至於棚架材質問題,馮浩賢認為,假如竹棚使用適當的話,安全系數同樣很高,關鍵是業界會否跟隨指引。他又指本港的工地情況「五花八門」,業界決定使用哪一種材質棚架,需要考慮工地的實際情況。@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港六公屋戶瞞報物業被定罪
港社福界調查:九成半社工認為政府修例不恰當
鄒家成涉未經授權轉寄投訴信 辯方質疑法例無禁止
林世雄稱有信心任內解決港網約車爭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