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總理施若德槓上媒體不容造謠中傷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22日訊】(中央社記者林琳台北特稿)政治人物的私生活被當作公眾話題已經夠傷感情;如果媒體把空穴來風的傳言刻意渲染散播,就更令當事人感到情何以堪。家中太座出身媒體的德國總理施若德面對這樣的媒體毫不讓步,最近又再度槓上拿他的私生活當話題的媒體。

德國媒體最近的熱門話題之一就是施若德控告英國的週報Mail on Sunday,因為該報刊登了有關他婚姻觸礁的不實傳聞。施若德同時向法院申請禁令,不許德國媒體引述英國報紙做二手傳播。

德國較嚴肅的媒體基本上多有為有守,不會追逐羶腥黃或是沒有根據的新聞。一些地方報紙和小報才有大篇幅的社會新聞。總理的緋聞傳聞最初見諸報端,還是在英國,德國報紙對於傳聞的處理都只是轉述英國媒體報導。

對於看似有來源的報導,施若德及妻子朵瑞斯認為,德國媒體不加求證即轉述,也有違新聞道德。

施若德自一九九八年擔任總理以來,因為私生活被侵犯而與媒體對簿公堂,其實已有前例。去年還有雜誌因報導他染髮被他一狀告上法院。雜誌不實報導的後果是更正和道歉。施若德表示:即使新聞記者有權報導政治人物的生活,也不應該散播謠言。

施若德面對媒體八卦絕不示弱的態度,其實在多年前抗議電視台的事件就顯露無遺。一九九九年九月五日,德國的商業有線電視台RTL2晚間的情色節目「偷窺」(Peep)有一段性感女主持人訪問以施若德造型皮偶的橋劇,不只皮偶的造型相當不堪,談話內容也有意蹧蹋上任未滿一年的總理。大為光火的施若德一方面請聯邦政府發言人去函電視台表示抗議,同時表明將保留追訴權,可能依法追究節目製作單位「侵害人權」。

去年底英國報紙的報導,引起不少德國媒體跟進。施若德對英國媒體比較沒輒,因為即使德國法庭判定英國報社要道歉並賠償,報社負責人卻可以「德國法律效力不及於英國」為由,不予理會。兩家被法院下令不得再轉述有關報導的德國報紙–梅爾克奧得日報和西南新聞報–則是反應兩極。西南新聞報已經道歉,在德東的梅爾克奧得日報則向柏林的地方法院提出抗告,要求取消禁令。

一九九八年九月由施若德領軍的社會黨在國會大選擊敗了執政多年的基民/基社聯盟。在爭取黨提名為總理候選人時,施若德正面臨第三段婚姻的危機,當時他也毫不隱瞞和現任妻子的戀情。德國媒體當時並沒有刻意抄作桃色新聞,社會黨高層也看重他在黨內無人可擋的政治魅力,讓他順利成為總理職位的挑戰者。

世紀之交擔任總理職位的施若德,面對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難以推展的改革工作,去年的國會大選總算勉強過關。從當年擔任下薩克森邦邦總理以來,施若德經歷的大大小小的危機,不計其數。這次的媒體事件,其實算不得大事。施若德卻一反一般政治人物的處理態度,不怕摃上媒體。摃上媒體的事件,世界各地所見多有。施若德敢於採取這樣的解決方式,也許也是仗恃他所處的媒體環境和大眾對於私領域的認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德國九月失業人口降至四百萬大關以下
德國九月份失業總人數下降至四百萬人以下
德國向已故首任社民黨籍總理布朗德致敬
德國經濟部長換人克雷門特將取代穆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