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說明繁衍複製與醫療複製之辨及現況

人氣 154
標籤:

【大紀元1月6日訊】(中央社記者張聲肇紐約特稿)第二個複製人已在荷蘭誕生的消息,讓科學界更加擔心輿論在一片反彈聲中,模糊辯論的焦點,激出禁止所有複製技術的立法,,切斷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經費來源,遏阻這個醫學新領域的進步。

美國的科學界大致同意禁止「繁衍複製」,但希望繼續「醫療複製」的研究。分辨這兩大複製領域的內涵對醫學研究至關重要,因此有必要讓民眾具備這方面的基本知識。

黑斯廷斯生物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凱卜尼克說,美國媒體在報導複製技術時,大致能夠很小心地分辨繁衍複製和醫療複製的差別。

他說,繁衍複製是指運用「身體細胞核轉移」的技術創造出一個胚胎。成人細胞的細胞核植入細胞核被挖空的卵子,目的是讓胚胎成熟,生下一個嬰兒,這過程叫做繁衍複製。卵子的細胞核挖空的目的是讓它不具備遺傳因子,這樣,「新生兒」就是細胞核提供人的「複製品」,不是卵細胞提供者的「複製品」。

醫療複製採用同樣的細胞核轉移技術,但是目的是從胚胎中擷取幹細胞,希望將來幹細胞會發揮醫療作用。這表示幹細胞的研究仍在「研究」階段,離實際醫療效用還有頗長的距離,也表示培育幹細胞的胚胎不會被植入子宮,懷孕生子。

從上所述可知,繁衍複製和醫療複製的最大分野是目的,或「預想中的結果」,初期的過程幾乎完全一樣。

分辨兩者的差別至關重要,因為美國參議院目前有兩大立法草案,其一是共和黨領袖費里斯特所提,建議完全禁止一切複製研究。另一草案獲得兩黨同意,只禁止複製人,但允許醫療複製。

複製人的進展如媒體報導,主要是「雷爾教派」所宣稱的兩名複製嬰兒順利誕生,還有更多即將問世,但到底實情如何?是不是噱頭?因為「教主」下令不得接受DNA測試,使得案情更加複雜。

懷疑該教派在耍噱頭的專家越來越多,因為它不敢接受「真金不怕火煉」的考驗,再者,動物試驗都不容易成功,即使成功也是缺陷一大堆,包括提早老化、先天畸形、聽視障、巨嬰、早夭等。此外,動物試驗還沒有猿猴類成功複製的記錄,一下子就跳到人類,且成功率這麼高,更加令人懷疑。

至於醫療性複製,根據紐約時報今天刊載的現況與展望報導,仍在「早期胚胎階段」。這篇由科拉塔撰寫的報導也對雷爾教派「到目前為止拿不出一絲一毫證據」證明複製嬰為真,表示懷疑。

科拉塔說,儘管科學界不斷聲稱胚胎幹細胞研究在醫療方面的前途多麼樂觀,「細究之下,幾乎每一個研究人員都承認」描述中的偉大成就「夢想」成份大於「成真﹂。他說,科學界把幹細胞的醫療前景描繪的天花亂墜,是為了取得公眾支持與研究經費。

從幹細胞取得醫療效果不是那麼容易,以糖尿病患為例,從他身上取得的細胞,植入卵子,成為胚胎後,在五天內會發展為囊胚;此時它具備兩種截然不同類型的細胞。外囊包含「內囊」,「內囊」裡面有很多細胞,理論上,這些細胞可以發展成為身體不同組織的細胞,不需要的胚胎細胞即可扔棄。

針對糖尿病患所需,專家會運用某種藥物組合刺激幹細胞,讓它們變成胰臟的胰島細胞,以這些胰島細胞取代被糖尿病破壞的「病細胞」,病人就得救了!

可是,科拉塔說,目前為止還沒人複製出一個人體胚胎來,兩項有關報導|一個是美國「先進細胞科技」公司所提出,另一個是中國大陸的研究人員所提|都是「完全失敗」的報告:卵子很快就死去,無法變成複製胚胎。

複製(胚胎)還不是最大的困難,要從正常的胚囊擷取並培育幹細胞,幾乎不可能。賓州大學繁衍生物學家舒茲說,先甭談複製好了,要得到人體幹細胞就不是簡單的事,「製造很困難,維持也困難」。

目前為止,連動物實驗幹細胞治病,都還沒有成功的案例。科學家遇到的問題包括,如何促使幹細胞生長為「完全符合目標」的細胞,並讓「新細胞」正常運作?譬如,從幹細胞衍生出來的胰島細胞植入糖尿病鼠的胰臟後,萬一效率過高,製造出過多的胰島素,怎麼辦?新細胞一旦植入胰臟,可不能把它們拿掉了事。「器官農場」夢想成真,同樣面臨諸多技術上的障礙。

可見醫療複製技術還得躲過立法禁止、獲得鉅額政府研究補助,再經過多年,克服許多技術障礙,才有「實際造福病患」的可能,說它還在「初期胚胎階段」,毫不誇張。(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FTC將TikTok兒童隱私案件移交司法部
超大質量黑洞從休眠中咆哮甦醒 科學家首見
拉斯維加斯驚現神祕巨石「怎麼爬上去的?」
西方稀土供應鏈全面啟動 一文看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