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企業家的故事

--“少數民族企業發展周”紀實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10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楊紅華盛頓報導/少數族裔在美國的歷史不是一帆風順的﹐六十年代馬丁.路德金博士領導的民權運動﹐推動了少數族裔在美國社會﹑經濟﹑和政治地位的提高。大約二十年前裡根總統宣佈全國“少數族裔企業發展周”﹐鼓勵政府機構和公司企業扶植少數族裔發展經濟﹐獎勵有成就的少數族裔企業家﹐和成功的企業。

經過二十年的努力﹐特別是90年代以來﹐從1992 年到1997年少數族裔企業增長了30%﹐少數族裔擁有的中小企業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的一個 重要組成部份。華人做為少數族裔的一員﹐他們在企業界是否也在同步成長呢﹖帶着這個問題﹐記者走訪了兩位獲獎的族裔企業家。

(上圖﹕少數族裔經濟發展署署長羅納德.蘭斯登(左三)﹐副署長董繼玲(左四)和來自紐約和加州參加“少數民族企業發展周”華裔與會者合影。)

在麥當勞連鎖店王國打天下

尹集成是四川重慶人﹐夫人黃春芳是上海人。尹集成從台灣大學畢業後﹐移民美國﹐當時口袋裡僅有美金$20。象大多數華人新移民一樣﹐尹集成進入美國大學深造﹐從華盛頓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執照土木工程師﹐在離職經營麥當勞連鎖店前﹐他在一家美國公司任主任工程師和主要項目負責人。在人到中年的時候﹐尹集成夫婦受到麥當勞高效率和零售機會的鼓勵﹐決定申請經營麥當勞連鎖店。尹集成參加了麥當勞的訓練計劃﹐18個月課程﹐他在4個月完成﹐于1984年買進第一家麥當勞。現在﹐尹集成夫婦擁有20家麥當勞連鎖店﹐有員工800人﹐年營業額達三千六百萬。

尹集成說﹕“我的成功﹐要歸功于我真正的老板﹐太太黃春芳的幫助﹐和麥當勞公司的幫助。做為一個技術人員我不知道如何做生意﹐我的太太是社會工作者也不懂得做生意﹐麥當勞公司訓練計劃幫助我們一步步入門。我的成功是一個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而不是我個人﹐我們的生意隨着社區的發展而發展﹐隨着麥當勞的發展而發展。”

黃春芳說﹕“新移民若要開始自己的生意﹐一定要有決心。在中年進入企業界﹐要選擇第一流的企業去做﹐麥當勞在幫助小企業和移民方面是全美企業中的第一名。我們受益良多﹐也希望回餽社會。我經常參加麥當勞亞裔學生慈善獎學金基金會的募款活動﹐也幫助下一代學習如何經營麥當勞。”

尹集成和黃春芳表示﹐目前二人身體狀況良好﹐有機會仍然希望經營更多的麥當勞連鎖店。麥當勞公司副總裁富蘭克.維茲卡羅說﹕“麥當勞是美國少有的幾家公司支持白手起家的個人加入麥當勞連鎖系統﹐實現美國夢。”

承接政府工程合同﹐麥鼎浩建築設計事務所邁上新台階

麥鼎浩出生廣東中山﹐六歲移居澳門﹐後就讀台灣成功大學建築系﹐1972年移民美國﹐在聖路易絲大學獲得建築碩士學位﹐與1991年同太太曾沛儀共同創立了麥鼎浩建築師設計事務所。

(上圖﹕泛美商會董事長歐懿紅﹐麥鼎浩建築師和夫人曾沛儀(左至右))

經過十二年的努力﹐事務所的員工由兩人增長到五人。他們除了通過參加建築設計競賽﹐高質量的工做和逐年建立的關係獲得工程外﹐也通過小企業管理局的8(a)計劃﹐成功獲得了政府合同工程。小企業管理局的8(a)商業發展計劃幫助小企業或在經濟和社會上處于弱勢者擁有的企業在美國的經濟領域競爭﹐並幫助他們打入美國政府合同市場。

麥鼎浩說﹕“對少數族裔來說﹐打開市場是最困難的﹐但是我們高質量的工作﹐為我們贏得了信譽。小企業管理局的8(a)計劃對我們打開政府合同工程的市場幫了很大的忙﹐現在政府合同佔公司營業額的20%至30%。”

麥鼎浩事務所承包的密蘇裡退伍軍人醫院工程和美國勞工部工程﹐不僅提供優秀的建築設計﹐同時提供高質量的施工服務。麥鼎浩事務所目前涉及的業務﹐包括民宅﹐商業樓寓﹐公共活動場所的建築和室內設計。儘管設計所目前只有五人﹐但是他們仍然參加建築設計競賽﹐並在2002年加拿大溫哥華文化中心建築競賽中獲得第一名。

兩位華裔企業家的成功﹐一個受益與大公司的幫助﹐一個受益與政府部門的幫助﹐顯然美國政府近年在幫助少數族裔方面是有成果的﹐但是少數族裔經濟開發署的統計數據顯示﹐少數族裔企業多集中在服務行業﹐而且企業規模比非少數族裔企業要小﹐特別是非裔企業的發展滯後問題比較突出。少數族裔經濟發展署副署長董繼玲表示﹐“華裔應該多多參與政府部門舉辦的這類活動﹐政府部門提供的服務我們應該去利用﹐受益者將是華裔自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朗尼宣佈「麻州疫苗信托基金」成立
十一昇旗 波士頓社區反應不一
梅艷芳經典金曲演唱會起跑
歐洲華人團體對"全球審江大聯盟"成立反響強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