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春白雪奏出下裡巴人

標籤:

【大紀元10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林森報導)中國民族器樂中的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曲目。不過,用西洋樂器低音提琴獨奏的“二泉映月”在中國可能並沒有多少人聽過。在美國的印地安那大學音樂學院,有一位來自中國哈爾濱的、年輕的低音提琴手把“二泉映月”改編成了低音提琴獨奏曲,並且把它收入了自己剛剛出版的獨奏專輯。記者林森不久前在印地安那大學採訪時,見到了這個名叫張達尋的低音提琴手。

*出身低音提琴之家*

這首如泣如訴的[二泉映月]就是張達尋用西洋樂器低音提琴演奏的。張達尋目前是印地安那大學音樂學院四年級的學生,從師於這所學校著名的低音提琴教授勞倫斯﹒赫斯特,專攻低音提琴的演奏。在不久前美國[青年音樂家協會]2003年度的國際選拔賽中,張達尋與來自全球42個國家的300多名選手進行了激烈的角逐,榮幸地成為4名一等獎得主之一。

記者在印地安那大學採訪張達尋的時候,張達尋講了他是如何步入低音提琴世界的。他說:“我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庭。從三歲就開始學鋼琴,四歲的時候也學過小提琴,七歲的時候也拉過大提琴,從九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學習低音提琴。我們家包括我在內一共有七個成員從事低音提琴專業。我父親、我叔叔,還有我的四個表兄妹。”

張達尋說,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環境下,最後選擇學習低音提琴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張達尋今年二十二歲,他告訴記者,大約十歲的時候他考取了中國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離開家鄉哈爾濱,在北京學習了六年。十六歲的時候,張達尋又考入了美國密歇根州的音特洛根藝術高中學習了兩年。2000年,張達尋進入印地安那大學音樂學院的“藝術家文憑”專業學習。

*“神童”遇“伯樂”*

印地安那大學的音樂學院在美國是頂尖的音樂院系之一。張達尋說,他之所以能夠進入這所學校,還有一段故事:“在我十歲的時候我去北京學習,我現在的老師Lawrence Hurst當時去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講了兩個星期的專家課。所以那個時候我就有機會給他拉了一下琴,那是我們第一次見面。第二次見面是我來到美國之後在藝術高中的時候,(因為他每年夏天都在藝術高中教),春天的時候他來面試,所以我就有機會給他拉琴聽。幸運的是,他非常看中我,非常想讓我來印地安那學習。就這樣我來到了印地安那大學。”

據張達尋的老師赫斯特教授透露,他第一次聽張達尋拉琴時,只是覺得作為一個十歲的孩 子他演奏得很好,但是從藝術的角度來講,仍不成熟。事過幾年,當赫斯特在音特洛根藝術高中再次聽張達尋演奏時,被他的進步震撼了。隨著張達尋演奏技巧的不斷成熟,赫斯特教授認為,張達尋的演奏很有震撼力;在通過樂器與聽眾交流方面特別有天賦。而低音提琴獨奏能夠征服聽眾很難,但是張達尋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張達尋獲得的[青年音樂家協會]一等獎除了5千美元的獎金以外,這個組織還獎勵他三年免費的經紀人合同,負責為他在全美各地聯繫演出。印地安那大學所在地布魯明頓當地報紙稱張達尋是一個“音樂奇才。”面對種種榮譽,張達尋感到了壓力。他說:“壓力還是會有一些。因為我感覺到我每場演出我都要拉得好,去保持我拉得好的名聲。還有一種壓力就是:隨著演出的數量的增加,對我的課程也是有一定的影響。有時候我要錯過好多考試,還有耽誤好多課,不知道怎麼去記筆記。這些方面對我的壓力比較大。”

不過,張達尋對目前在印地安那大學的學習環境非常滿意:“我覺得我在這兒得到的比我期望的要多,因為,第一,印地安那大學它不是在一個很繁華的城市、消費比較低,對學生來說非常好,我們不用花很多的時間去打工,所以給我們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練琴。再一點就是:印地安那大學音樂系的圖書館我認為是全美最好的圖書館,它收藏的譜子和關於音樂的書籍都非常地全。”

*低音提琴家的理想*

在採訪結束的時候,張達尋對記者講了他從印地安那大學畢業以後的理想。他說:“我的理想就是最終想去一個商業性的經紀人公司,讓他們幫我聯繫演出。而且我還特別希望能夠在美國從事教學工作,在音樂學院或者大學的音樂系裡當貝斯老師。”

張達尋充滿期待地對記者說,2004年5月18號那天將是[青年音樂家協會]為他在紐約舉辦的首場演出。另外,他還獲得了“華盛頓表演藝術協會獎,”不久將去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肯尼迪藝術中心舉行華盛頓的首演。張達尋邀請記者到時候一定去聽他演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胡桃鉗芭蕾舞劇及國立實驗國樂團國慶演出
日創作歌手中川晃教 下週來台探星路
聖彼得堡愛樂  泰密卡諾夫期待兩百週年的演出
日團體NEWS今抵台 將參加相信台灣鬥陣Party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