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走向共和》借古喻今 辛灝年講評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1月18日訊】記者馬有志聖荷西報導/中國現代史研究中心、《黃花崗》雜誌社於十一月八日下午在聖荷西舉辦長篇歷史電視連續劇《走向共和》賞評會,會中播放了《走向共和》精彩片段﹐並由辛灝年先生作了講評。近3個小時的賞評會場面熱烈﹐不時引起華僑觀眾的陣陣嘆息﹑喝彩和掌聲﹔會後許多觀眾踴躍參加討論。《走向共和》中描述的孫中山的善良人格引起了在場許多華人的深思﹑共鳴﹑甚至落淚。

北京中央電視台的電視劇《走向共和》的播放,特別是禁播後引起了海內外熱烈的反響。該劇播出時正值SARS瘟疫爆發的高峰期﹑胡錦濤執政遇到嚴峻挑戰之時﹔而且播出時間是8點鐘黃金時段,全國大部分民眾因SARS不敢出門,很多人都看了電視劇。據報導﹐由於此劇被認為有借古喻今之嫌,引起江澤民不滿,因此在首播過程中即被刪節,並隨即遭禁播、禁售。目前在海外發行的四十二集和三十六集的版本也均為刪節版。《走向共和》的總製片之一馮驥亦被借故逮捕。

辛灝年在賞評中表示﹐電視劇《走向共和》經過中國許多學者的考核﹐其中故事基本符合歷史真相﹐這是一部少有的真實反映中國近代史實的作品。辛灝年說﹐我們今天高度評價這部電視劇﹐不是因為它遭到禁演﹐而是因為它反映了真實的歷史。

播放的《走向共和》精彩片段和辛先生的賞評集中了幾個主要的歷史脈絡﹐如滿清的末路腐朽﹑李鴻章洋務改革的回天乏力﹑康有為與孫中山的保皇與革命的分道揚鑣﹑和袁世凱與孫中山的真假共和。其凸現了一個歷史教訓﹐即本質不變的改革會導向腐敗﹑而腐敗最終將會引發革命。

辛灝年說﹐革命是什麼﹖今天的革命不是殺人放火﹔革命是改革不合理的制度﹐是要和大家一道﹐來結束專制的統治。而革命的動力其實是來自共產黨﹐革命是百姓們被「逼上梁山」的結果。

辛灝年說﹐孫中山的共和的核心是民族﹑民權﹑和民生﹐即人民所有﹑人民統治﹑和人民享有的權力。但是﹐現代的中國﹑這個最需要民主的地方﹐卻是「殺他20萬﹐保他20年」的黨治主義﹑黨生主義和黨享主義的天下﹐造成了人民只有對統治者「恐懼的愛」的現實。

灣區居民陳先生表示﹐最令他感動的是中國大陸出生的人被共產黨訓練得認為青天白日旗是敵人的旗﹔只有到辛先生40歲的時候才知道這不是敵人的旗﹐而是孫先生走向共和的旗幟。

電腦工程師賴先生表示﹐「我感覺這部片子意義很深﹐因為它和現在中國大陸治國的情形很類似﹐好象歷史在重演。腐敗就是因為政治不開放﹐那政治不開放呢就是因為一黨專政和集權的原因。」

一位不願露姓名的女士說:「電視劇《走向共和》太好了。辛灝年今天有點激動﹐我知道他是在大陸經歷的太多了﹔我感到我很幸運﹐因為我曾經生活在台灣﹑享受了那最平平安安的日子﹐那都是因為蔣公有真正的仁慈品格﹐我感謝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民主黨呼籲利用自媒體 留下歷史的記錄
反毒專家詳解 提案SB 1012為何會早夭?
北加中文學校聯合會年會 國宴主廚將精采登場
立院利劍青鳥展翅 論斷千秋定位台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