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馬拉松猶如世界狂歡節

標籤:

【大紀元11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韋實紐約報導/紐約馬拉松賽本週日結束。紐約在11月仍然是很暖和,風和日麗,濕度適中,選手們免受天氣之苦。結果在紐約馬拉松賽中,肯尼亞選手再次包攬男子組前三名,馬丁-萊爾以2小時10分30秒的成績奪冠,羅普以2小時11分11秒獲得亞軍,切波伊波克以2小時11分23秒名列第三。女子前三名也同時被肯尼亞選手包攬,瑪格麗特-歐卡奧以2小時22分31秒打破紐約馬拉松記錄,奈德瑞巴和奇普拉格特分獲2-3名。

彭博市長親自為前三名選手頒獎,他說:「這是民主的力量,它使得世界各國的人友好相處。」

如果說有哪個馬拉松賽可以毫不猶豫地宣稱自己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那一定是紐約馬拉松。紐約馬拉松創辦於1970年,每年11月初舉行,參賽者最多超過10萬人,聲勢浩大。紐約城市獨特的魅力、比賽壯觀的氛圍以及塞滿賽道兩旁的令人不可思議的觀眾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賽事中。如果你希望感受到紐約的活力和激情,馬拉松是一個獨特的景參賽選手來自88個國家,超過35000人,約二百萬市民出動給選手加油。

無論是專業馬拉松選手、一般跑者、坐著輪椅者、拄著枴杖者、半跑半走者、或由別人引導的視障者,憑著體力與毅力要跑完全程二十六點二英哩(即四十二公里又一九五公尺)。每年五萬人 中大概90% 都是與你我他一樣的普通人:其實考驗的並不僅僅僅是體力,更多的是意志和信心。

馬拉松的起步,運動員顯得從容不迫,觀眾也十分平靜,鹿死誰手,早著呢。接下來是艱苦異常的持久階段,時間的考驗,耐力的考驗,意志的考驗,綜合實力的考驗,徹底地洗刷了僥倖,磨滅了懦弱。

參加比賽的還有12,000名志願者,一般人總覺得美國人現實、功利主義、有消費者心態,結果事實正好相反;他們心胸開放,有這麼多的義工做這麼多公眾的事,為他人付出的時間和服務是多麼慷慨不拿一毛錢,自願服務的觀念及熱忱,觀眾們則輕鬆得多,因為紐約是各國移民的大熔爐,於是市民紛紛在公寓樓上或街道上掛出各國國旗,為同胞加油。更多的是路邊手中舉起寫有親人和朋友姓名的牌子,準備為親朋打氣加油,共享歡樂瞬間。得到掌聲最多的是殘障人士和打扮獨特者。一位美國人手中不停地拋著三個小球,像雜耍藝人一樣跑完全程,瑞典人在頭上帶上維京海盜式的犄角,法國人乾脆把鐵塔模型背在背上。加上許多的個人樂隊把馬拉松當成表演的舞台,紐約的馬拉松正如一種人人有份的世界狂歡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吹牛老爹跑馬拉松為紐約地區兒童慈善募款
英國探險家7天在七大洲參加馬拉松
機密備忘錄:川普被定罪對搖擺州選情無影響
美B-52轟炸機將服役近百年 向對手釋何信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