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穀物產量連續第六年縮減

標籤:

【大紀元11月4日訊】(法新社北京四日電) 中國國營媒體「瞭望週刊」今天報導,預期中國今年的穀物產量將至少短少四千萬噸,這已是連續第六年收成向下滑落;這種情形已導致穀價急遽攀漲,迫使當局開始考慮進口以彌補不足。

  最新一期的瞭望週刊指出,由於中國政府採取縮減穀物存量的作法,並開放農民種植較具經濟性作物,全國穀物產量由一九九八年破紀錄的五億一千兩百萬噸,縮減至去年的四億五千七百萬噸。 

官方統計顯示,最近華東安徽省的米價每噸達一千零五十人民幣(一百二十六點八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八十至一百二十人民幣。    

在東北黑龍江省,每噸小麥售價上漲百分之三十二,達一千一百人民幣。同時間,河北及山東省的玉米每噸漲五十至七十人民幣。       

根據市場資訊,受到穀價不斷揚升的影響,主要穀物消費地區的麵粉、食用油、肉、蛋及飼料價格自十月一日以來,也都一一上漲。據全國人民大會負責鄉村事務的方寶瑞表示,如果收成繼續縮減,中國將必須增加進口量,因為現有的存量只能再彌補兩年的不足。 

上週,中國總理溫家寶呼籲以更大的努力提增農產收入、保育農田及增加穀物生產力,進一步顯示高層對保障穀物生產的最高關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陳國強(譯音)告訴瞭望週刊,在人口增加,可耕土地及水源卻縮減的情況下,中國已研擬新對策來保障穀類生產。           瞭望週刊報導,中國目前每年的縠物需求總量平均為四億八千萬至四億九千萬噸上下;到了二○三○年,人口由目前的十三億增加到十六億時,穀物需求量將增加到大約六億四千萬噸。(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遊客消費成經濟支柱 日本「觀光立國」見效
中國房企遠洋集團遭清盤呈請 股價跌10%
人民幣遭遇多重貶值壓力 今年已下跌逾2%
不敵價格戰 日本車企5月在華銷量均下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