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傘下的中國房地產業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12月13日訊】亞洲時報淼野12月12日報導﹐有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房地產之所以這麼黑暗,在於房地產開發商都是具有背景的,房地產開發商與政府、媒體間都建立了利益關係,甚至有些開發商本身就是擔任政府重要職務。中國房地產業籠罩在政府、媒體等權利、輿論部門營造的保護傘下。

前段時間發生在北京天通苑的物業管理公司毆打業主的惡性事件,據消息人士透露,天通苑的老闆田在瑋與建設部部長汪光燾關係非同一般,而且田在瑋本身也是民革黑龍江省委副主委,哈爾濱市綜合開發中心副主任,哈爾濱市綜合開發建設總公司總經理。被媒體暴光的房地產違法事件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房地產違法事件由於政府的壓力和媒體的隱瞞而不了了之。

境外媒體報道曾指出,中國大陸的房地產是“權力經濟”的典範,此行業的經營者,都是與權力緊密結合者,他們如果不是太子黨,就是以官僚為後臺的「大款」,其他人很難進入此行業。如深圳萬科老闆是“太子黨”王石,深圳銀湖的發展商分別是楊尚昆的女兒、王震的兒子、黃麗滿的丈夫、厲有為的兒子、李子彬的兒子、李灝的女兒的公司。

繼上海周正毅案後,中國內地媒體揭露出上海房地產存在嚴重問題,有84%的土地存在官商勾結的違規情況。雖然上海政府竭力否認上海違規用地問題,並指媒體報道嚴重失實,但對於上海官方統計資料中的矛盾不能解釋。

根據上海房屋土地管理局資料顯示:自2001年7月1日起,上海所有經營性土地納入招標拍賣,到今年3月,上海共出讓土地479幅。但記者調查上海市土地招標拍賣出讓公告時發現,自2001年至2003年5月30日,只有57幅土地進行了公告招投標。有422幅土地存在暗箱操作。而且《財經時報》也揭露,上海市某領導的胞弟、靜安區建設委員會主任、靜安區房屋土地管理局局長、副局長以及眾多科處幹部都曾入股周正毅的房地產專案,房地產業與政府之間的利益關係可見一斑。

房地產業除了政府這個保護傘,還與媒體唇齒相依。北京一房地產業內人士還指出,開發商都培養了一些記者,形成一個內部圈子,他們定期寫吹捧新聞,製造概念。

非常巧合,據統計,廣州地產廣告收入最高的報紙,《廣州日報》也恰恰是報業廣告收入第一位的報紙,其地產廣告收入幾乎占她的廣告收入35%以上。

房地產廣告在媒體廣告中的絕對比重使得媒體在對房地產違法事件中的報道不能有的放矢。去年廣州的富力半島花園發生暴力事件,據業內人士說,廣州的許多媒體很早就得到了消息,但最後富力投放了廣告的廣州幾個主流媒體都為了不得罪廣告大客戶而不報道此事。

媒體為了吸引房地產廣告,還主動投懷送抱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在媒體與房地產商的合作中,最具影響力和最有效的莫過於明星樓盤評選。某房地產業內人士說,明星樓盤評比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廣告投放量,一般而言,省級明星樓盤的標準是50萬元,國家級明星樓盤的標準是200萬元。

中國房地產業的不規範發展已經引發了越來越多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中國政府雖然不斷的採取措施進行補救,對於病入膏肓的房地產業,已經不是政策或是監督所能改變,對於重症不下重藥,是難於改變房地產業的現狀,黑洞也必將越來越大,直至吞噬中國的金融業,甚至影響國家的穩定。(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波士頓臺商會 李淑玲接掌
北京地產商借奧運名目對港人廣告宣傳置產
澳洲財長拒絕廢除或修改負扣稅制
呼和浩特特大焚兇殺屍案始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