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華人學者評中國反日風波

標籤:

【大紀元12月1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小玉東京報導)中國媒體星期二以“日本政府騙了中日民眾”為題報導了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隊強征中國勞工索賠訴訟案被日本法庭駁回的消息,報導指責日本政府撒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接連發生了上百名日本人在中國珠海買春、日本留學生表演節目、以及日本企業廣告等事件引發的反日風波,中國民眾認為日本的行為侮辱了中華民族。

*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的結果*

日本的中國問題專家分析,一些事件更多是媒體炒作以及中國政府多年來實行的他們認為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結果。

中國問題專家、日本慶應大學綜合政策系教授、法學博士小島朋之認為,這些風波是中國政府多年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結果。小島說:“愛國主義教育是中共維護政權的工具,結果使日本成為攻擊的靶子。”

*不涉及侮辱中國*

早年留學日本,目前在日本信州大學經濟系講授日中比較文化的旅日華人學者閻小妹副教授認為,從文化的角度,中國人或許很難接受日本留學生表演的形式,但是這只能說這種行為不夠文明,涉及不到侮辱中國。

她指出到中國留學的日本學生大多是對中國抱有好感的,起碼沒有歧視心理,他們的出發點是要表示日中友好,而這卻引發中國學生的激烈反彈,原因出自中國的政治宣傳教育和單一的信息渠道導致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閻小妹認為,應該區分日本人在珠海買春事件和日本留學生表演節目的事件。閻小妹副教授說,日本人集體買春是他們不敢一個人去,集體去壯膽,日本應該反省這種劣根性。

*不會影響日中關係*

接連不斷的風波是否會影響日中關係的發展,應該如何妥善處理這些問題?

慶應大學教授小島朋之認為,這類風波今後也會時有發生,但是不會影響日中關係大局。他說,近年來日中經濟已經逐漸形成互補互助密不可分的關係。東亞地區也正在走向統合,在這一大潮流中,國民感情引發的風波不會改變日中關係的主流。

*妥善處理每次問題至關重要*

不過,他認為,妥善處理每次發生的問題至關重要,豐田汽車公司的處理方法有欠妥當。小島教授說,豐田公司的廣告既然沒有惡意,就應該進行說服,,而不是道歉。小島教授說:“豐田的做法這等於形成一個先例,今後再發生類似事件,日本企業也要繼續道歉。”

*媒體炒作的結果*

多起風波在日本盡管引起普遍關注,但是影響是有限的。這是信州大學副教授閻小妹的觀點。她說,這些事件更多是媒體炒作的結果。閻小妹副教授說:“她的幾個日本學生打算明年去中國留學,發生這些事件以後,學生不但沒有退卻,反而認為更應該去中國,加深相互理解。”(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西安數千名學生進行反日遊行示威
大陸民間再掀仇日風潮  港報批中國當局有責
日中關係研討會論中國連串抗議
中國多次向日本抗議引發議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