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著名音樂雜志《愛樂》要停刊 元旦定生死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2月24日訊】近日,國內著名的古典音樂雜誌《愛樂》要停刊的消息甚囂塵上,令許多樂迷大感悲傷,在流行音樂雜誌滿天亂飛的時候,作為國內唯一一本權威性的古典音樂雜志,難道在市場愈加開放的今天,連生與死都成了問題嗎?昨天,記者在採訪後得知,《愛樂》的命運究竟怎樣,要等到明年1月1日才能有定數。
  
  據中華網12月23日報導,《愛樂》創立於1993年,今年剛好是第10年。多年來,《愛樂》以其穩定的優良品質及堅持傳播嚴肅音樂的人文精神,長年來吸引著一批固定的讀者。昨天,現任《愛樂》主編、著名樂評人劉雪楓告訴記者,《愛樂》目前每本賣18元人民幣,這本月刊的月穩定發行數為1萬餘本。然而,據記者瞭解,表面看上去並不算低的這個發行量,卻並不能支援這本高質量的刊物的運作,《愛樂》長年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這正是導致《愛樂》傳出停刊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於“停刊”的傳聞,劉雪楓的第一句話是這樣答的:“可能是吧。”不過,他隨即申明:“大家都這麽傳,可是我並沒看見任何文字與報告。”對於“虧損”這兩個並不有趣的字眼,劉雪楓不願多提,但他承認,目前《愛樂》是出現了“問題”——市場化的問題。劉雪楓表示,這段時間以來,他一直在致力於使《愛樂》盡早市場化,他說:“這半個月我都在忙著尋求社會資金的幫助,社會上有識之士很多,找到投資方並不是問題,不過,許多合作的細節都還在商討之中。一切都要等到明年1月1日才會有個結果。”至於市場化之後,會不會影響《愛樂》的質量,劉雪楓認為,如果引資不成,可能雜志就會“換一種做法”,而這肯定會影響《愛樂》的質量。然而,劉雪楓也表示,《愛樂》儘管小眾化,但它的市場潛力還是很大的。

  據記者瞭解,《愛樂》常年虧損,的確已成為上級主管部門“三聯書店”的一個“包袱”。昨天,記者採訪了同屬三聯旗下的另一本雜志《三聯生活周刊》的總監朱偉,朱偉是《愛樂》的創刊人,深知內情的他發表了這樣的“個人看法”,他說:“《愛樂》不可能停刊,作為一本高檔次的文化刊物,它現在要解決的是經營問題,長時間以來,《愛樂》一直處在經營不健康的狀態,商業社會肯定不適合一本雜誌常年虧損。”朱偉認為,作為傳媒,《愛樂》不可能脫離傳媒鏈條,它理應找到良性的經營運作模式。朱偉肯定地表示,《三聯》肯定不會消失。

  隨即,記者又採訪了《愛樂》的上級主管部門“三聯書店”的負責人汪季賢,汪社長對記者開口提及此事明顯有些“警惕”,只說了幾句話後即婉拒了記者的採訪。不過,汪社長透露,《愛樂》不會停刊,它的辦刊宗旨也不會變,但是他認為,未來的《愛樂》肯定是需要改進的,它的辦刊方向將會更適合古典音樂讀者,汪社長說:“它不能是學術性刊物。”(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聖彼得堡愛樂  泰密卡諾夫期待兩百週年的演出
娜塔麗顧德曼風格強勁 與樂團協奏勢均力敵
聖彼得堡愛樂低音清晰厚重 銅管樂器聲響效果大
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 明起在員林台北演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