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14日 簡要新聞

標籤:

【大紀元2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2月14日報導) ◆ 鮑威爾稱和平仍有可能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說, 伊拉克只剩下幾個星期時間來全面遵從聯合國關於巴格達解除武裝的決議。鮑威爾說,還存在著和平的可能性,但是他又說,聯合國在伊拉克解除武裝的問題上,一定不要放鬆對伊拉克施加的壓力。在此之前,首席武器核查員布利克斯說,伊拉克沒有對許多要求伊拉克銷毀的可疑武器做出交代。有否決權的其它安理會成員國法國、中國和俄羅斯呼籲武器核查應該繼續進行。但是,鮑威爾說,伊拉克解除武裝和遵從決議是問題的關鍵。英國說,如果要避免戰爭,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需要立即改變態度。

◆ 土國外長預計北約會自動協防

土耳其外長亞基斯說,他預計一旦戰爭爆發,北約組織會自動前往協防土耳其。亞基斯對記者說,土耳其是北約組織成員國,聯盟條約要求其它成員國,一旦一個成員國面臨來自第三國威脅的時候,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支援這個成員國。土耳其外長是在白宮結束同布什總統會談以後說這番話的。這個星期,北約一再推遲討論對伊戰爭爆發前就著手策劃對土耳其進行軍事支援的問題。德國、法國和比利時反對在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拉克危機採取行動之前,就在軍事援助土耳其方面達成協議。

◆ 英美戰機空襲伊拉克導彈系統

美國軍方說,英美巡邏機空襲了伊拉克南部禁飛區內的導彈系統。美國國防部官員說,噴氣戰機星期五向伊拉克兩處移動式地對空導彈系統發射了制導武器。這兩個導彈系統在巴士拉附近,距離巴格達東南方向大約400公里。這是這個星期伊拉克境內的目標第三次遭到攻擊。美國和英國加緊在伊拉克北部和南部禁飛區進行空襲,與此同時,15萬多美國軍事人員在海灣地區集結,為可能發動的戰爭做準備。

◆ 全球數十萬人周末集會反戰

未來兩天,預計會有數以十萬計的人在全世界各城鎮集會,反對以美國為首的可能對伊拉克進行的戰爭。組織人員希望,這是30多年前越南戰爭以來,最大的反戰系列活動。星期五,亞洲、歐洲和中東地區數以千計的人率先舉行示威,據媒體報導,示威基本上平靜。示威在星期六繼續進行。預計至少會有50萬人在倫敦各街道遊行,另外,大約有10萬人在紐約集會。

◆ 阿拉法特同意任命總理

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同意任命一名總理,作為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目前進行的改革的一部份。這是爭取結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暴力衝突的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主要要求。阿拉法特星期五在拉馬拉宣布這個決定的時候,沒有說明任命誰為總理,也沒有說明任命的時間以及總理的權限。以色列官員對這個舉措表示歡迎,然而也表示,暴力不停止不舉行談判。與此同時,以色列陸軍炸毀了一條隧道。這條隧道被懷疑用來在埃及和南加沙地區之間偷運武器。

◆ 戰爭將使60萬難民逃離伊拉克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負責人呂貝爾斯表示,在伊拉克進行的戰爭可能會使大約六十萬難民逃離伊拉克。聯合國難民公署高級專員呂貝爾斯星期五表示,造成的後果是形成一場人道主義大危機。預計,從伊拉克逃出的難民,大約會有百分之八十由伊朗和土耳其收容。呂貝爾斯估計,如果戰爭爆發,需要六千萬美元才能夠向難民提供支援。呂貝爾斯要求歐盟和其他國家資助。呂貝爾斯在雅典發表了這番講話。在雅典,呂貝爾斯還會見了希臘總理西米蒂斯和其他官員。

◆ 盟國飛機摧毀塔利班盤踞山洞

在阿富汗的美國軍方人員表示,盟國飛機摧毀了阿富汗西南部幾個山洞。盟軍懷疑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戰鬥人員利用了這些山洞。美國軍隊一位發言人表示,星期五盟軍空襲了赫爾曼德省的巴格蘭山谷。在那個地區的美軍星期一遇到密集炮火。地面部隊為了找到敵方戰士,目前繼續搜查這個地區。大約有100名槍手據信藏匿在這些山洞裡。發言人表示,目前還沒有盟軍或者這個地區的平民在這個星期的軍事行動中傷亡的報導。

◆ 科特迪瓦總理會晤反政府武裝

科特迪瓦新任總理迪亞拉在加納,同以科特迪瓦北方為根據地的反政府武裝舉行會談,討論他們在這個國家新的聯合政府中出任的職務。迪亞拉目前在組成一個民族團結政府。這是法國斡旋下達成的和平協議所要求的,和平協議的目的,是結束5個月來的內戰。反政府分子表示,他們已經得到承諾,有他們出任重要的內閣職務,其中包括新政府中國防部長和內政部長的職務。然而,科特迪瓦政府拒絕了這個提議,巴博總統表示,協議的部份條款可以再磋商。星期五反政府分子表示,如果他們的要求星期天之前得不到滿足,他們將要進軍政府控制的主要城市阿比讓。目前反政府分子控制了科特迪瓦北半部。

◆ UN將公布伊拉克守約情況

幾個小時之後,聯合國高級武器核查人員將向聯合國安理會報告有關伊拉克遵守要求其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決議的情況。聯合國首席武器核查員布利克斯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預計將報告伊拉克雖然沒有全面遵守這一決議,但仍然取得一些進展,因此搜查違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工作應當繼續。安理會對如何處理伊拉克局勢仍然存在分歧。美國和英國表示,伊拉克實際上違反了解除其武裝的要求。法國、俄羅斯和中國堅持核查工作應當繼續。

◆ 教皇要伊拉克拿出解武行動

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重申反戰立場,並要求伊拉克拿出解除武裝的具體行動。梵帝崗發表聲明說,教皇是在與伊拉克副總理阿齊茲舉行30分鐘會談期間說這番話的。聲明表示,阿齊茲向教皇保證伊拉克將在解除武裝問題上與國際社會合作。

◆ 美國擴大全國恐怖警報

美國已經擴大了全國範圍的恐怖警報,警告美國關鍵的工業和公共事業部門要警惕恐怖份子可能的滲透活動。聯邦調查局建議金融、能源和公用事業部門調整安全保障措施,仔細檢查保安程序。在美國當局表示有情報顯示恐怖份子可能最早會在本星期發起攻擊之後,紐約和華盛頓的官員加強了保安警戒。

◆ 美議員批准聯邦開支計劃

美國國會議員批准了一項總值達3千9百70億美元的開支計劃。這項計劃將為絕大多數聯邦機構在2003財政年度的剩餘時間提供經費。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星期四晚上都通過了這項開支計劃。這項計劃將提交給布什總統,預計他將簽署這項計劃。這項立法包括去年在國會受阻的11項開支法案,為國防部之外的所有聯邦機構提供經費。國防部2003年的預算去年已經率先獲得通過。

◆ 北韓拒絕核爭端提交UN

北韓指責國際原子能機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干預北韓核項目引發的爭端。北韓對該機構星期三做出的決定首次做出官方反應,抨擊聯合國核監督機構是美國的“哈巴狗”。北韓表示,由於平壤上個月退出了核不擴散條約,因此國際原子能機構已經無權干涉北韓事務。北韓還批評美國在南北韓邊界集結軍事力量。北韓沒有提出支持其指控的證據。在漢城,韓國當選總統盧武鉉的助手說,韓國在與北韓的僵局問題上站在美國一邊。

◆ 香港發表基本法23條草案

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草案已經正式發表。草案命名為《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將於2月26號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和二讀。香港保安局長葉劉淑儀表示,將在立法過程中繼續聽取市民意見。香港特區政府強調,草案已經平衡了人權和國家安全,但一些團體仍然感到擔憂。據報導,香港民主黨代表星期五到香港特區政府總部外示威,反對就《基本法》23條啟動立法程序,要求政府進行第2輪咨詢,收回草案。美國駐香港總領事表示,將繼續關注立法的進展。

◆ 美機墜毀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和美國官員表示,一架載有5名乘客的美國政府飛機在哥倫比亞南部墜毀。據報導有2人喪生,其餘倖存者可能被左翼反政府武裝抓獲。調查人員表示,這架小型的塞斯納208型飛機星期四在試圖緊急降落的時候墜落在弗洛倫西亞地區。新聞報導說,飛機上有四名美國人和一名哥倫比亞人。美國官員拒絕說明這架飛機為什麼在那個地區,但是哥倫比亞軍方說這架飛機當時正在執行情報任務。美國為哥倫比亞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打擊毒品行動,並因此增加了打擊叛亂的援助。

◆ 連戰宋楚瑜競選聯盟

台灣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星期五在台北舉行會晤,簽署聯盟協議備忘錄,成立兩黨聯盟,由兩黨主席共同擔任聯盟主席,聯手參加2004年總統競選。備忘錄規定兩黨聯盟將成立決策委員會,由宋楚瑜主持工作小組會議。有關下屆總統大選,兩黨表示將尊重黨內程序,共同推出搭配人選,勝選後兩黨將組成聯合政府。台北市長馬英九對國親兩黨共組政黨聯盟的消息感到振奮,並表示將為未來兩黨進一步合作效力。台灣副總統呂秀蓮也對國親兩黨領袖在情人節這一天達成共組聯盟的協議發表簡短評論,她祝連戰和宋楚瑜“有情人終成眷屬”。

◆ 北約周六將討論協防土耳其

德國表示,北約只有在聯合國安理會星期五開始的有關伊拉克問題的會議之後,才會就土耳其要求提供軍事支持一事採取行動。德國官員說,北約各國大使星期六可能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決定是否在對伊拉克可能發動的戰爭之前為土耳其提供軍事援助。然而,北約一位發言人表示,會議可能被推遲到下個星期。德國、法國和比利時反對一項美國支持的、要求北約開始協防土耳其的計劃。

◆ 英警方審問希思羅機場嫌疑人

英國反恐警察正在審問星期四在倫敦希思羅機場附近逮捕的4個人。警方表示,這些嫌疑人被關押在機場飛行線路下的一個小鎮。警方沒有說明這些嫌疑人是否和倫敦地區發出安全警報有關。另外兩個人也在部署了英國部隊的希思羅機場附近被捕。警方還疏散了倫敦蓋特威克機場的一處抵達通道,拘捕了一名來自委內瑞拉的旅客,這名旅客在行李中攜帶一枚可以引爆的手榴彈。逮捕行動引起英國第2個最繁忙機場的恐慌。

◆ 航天飛機外殼破裂導致解體

美國調查人員說,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外殼幾乎肯定發生了災難性的破裂,致使超高溫氣體進入航天飛機的左翼,導致兩個星期前它在空中解體。研究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原因的專家們說,盡管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外表設有隔熱的硅酸鹽材料和碳化纖維,但是超高溫氣體或等離子氣流仍然滲透到航天飛機的左翼。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事故調查委員會沒有表明航天飛機的外表是否因受到碎片的撞擊而受損,也沒有說明航天飛機在空中解體導致七名宇航員喪生是否由於航天飛機的鋁製框架出現結構性撕裂等其他原因造成的。

◆ 金大中為北韓現金醜聞道歉

韓國離任總統金大中為捲入兩年多以前舉行南北韓雙邊首腦會議前夕向北韓提供大筆現金的醜聞而道歉。金大中總統星期五發表電視講話時說,他知道在他與北韓領導人2000年6月舉行歷史性會談之前向北韓非法支付了1億9千多萬美元巨款這件事。金大中說,他批准把這筆錢送給北韓,因為這符合“和平利益”和韓國的“國家利益”。

◆ 美洲國家討論玻利維亞局勢

美洲國家組織常設理事會預計星期五將在華盛頓舉行會議,討論玻利維亞導致至少23人喪生,100人受傷的政治緊張局勢。玻利維亞連續兩天發生反政府的暴力行動,並在首都拉巴斯和其它地區引發大範圍騷亂和搶劫活動,會談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行的。動盪局面始於星期三,當時一場警察示威逐漸失去控制。包括警官在內的示威者和武裝部隊發生衝突,一些人被打死。示威者對一項新的所得稅表示不滿。玻利維亞總統洛薩達之後取消了這項徵稅以平息動亂。早些時候,布什總統通過一位發言人發表聲明,譴責這次暴力行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法輪功團體參加櫻桃節遊行 華人備感自豪
中國留學生赴美被拒入境 涉及哪些因素
推廣臺灣廟會文化 南灣舉辦舞獅文化班
華運會舉辦壘球錦標賽開幕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