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欄】杜導斌:讀錢基博的“自我檢討書”

杜導斌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19日訊】2003年第1期的《天涯》“民間語文”專欄上刊載的錢基博先生的“自我檢討書”,最是有趣文字。從前讀《顧准自述》,看他那種從思想深處,從自己的過往歲月中一點一滴檢討的可憐樣,心中只得代他再痛苦再窩囊一回,每每不甘。錢先生的檢討大多部分在自我牛逼,讀者痛苦窩囊的罪大可免受了。讀完後,眼前驀見一迂闊桀傲之舊知識份子,如辜鴻鳴輩,竟是殊覺可敬可親可愛。

錢基博,大名鼎鼎的錢鍾書的生父,前華中大學國文系教授。其檢討作於1952年6-8月的思想改造運動期間。洋洋數萬字,共分6個部分。重點是其生平記敍,分別追憶自己幼年如何好學,青年以後如何作幕僚和教書,如何自己不能勞動而又特別敬重勞動果實,如何修養道德。于細述生平中各閃亮點的間隙,偶見其自我誅心,謂之“我不願泛泛認錯,我要抉發我思想的根源”。其實誅心是假,處處自我販賣“立得正,行得穩”的光榮形象才是真。這就格外透出可愛,人是有不自證己罪的天賦權利的。老先生好象在說:老子革命性是差了點,不是勞動群眾中一員,又怎麽了?老子一生行事,光明磊落,以教書育人安身立命,照樣深受學生和社會各界敬重!照樣活得有滋有味!

老先生雖不及兒子般有大成就,作一普通教書人終老林泉,但其生平特立獨行的得意之作每每使我刮目相看。五卅慘案發生當天,錢先生在上海洋教會辦的聖約翰學校供職,正好行經死難者旁邊,“看見中國人的血汩汩沾衢”,回校見中國同事相看不發一言,憤而動員班上學生,又出頭與英美同事及校長以激昂之言相見,儼然一米蘭昆德拉筆下的托馬斯。辛亥革命後,蔡子(節)民,吳稚暉組織“進德會”,相約以不爲自律,最高的八不爲:不納妾,不狎邪,不賭博,不飲酒,不吸鴉片,不吸紙煙,不做官,不做議員。錢先生挑出不吸鴉片,不做官,不做議員三項來,不予承認,只在自己的進德會徽章後面鐫上“五不”二字,終生操守。這樣的“五不”一上來,就等於把自己逢場作戲的玩路給堵死了,所以,老先生對門子門孫及社會各界頭面人物宴請一概謝絕。每有人請,他便掏出那個徽章,煞有介事地搪塞道:“我不願同會的人見了我鞠躬!”——同會的人見了鞠躬是違反進德會自律條款的處罰措施。

最讓人敬重的是抗戰勝利後的一件事。抗戰勝利了,千瘡百孔的急待重建,需要社會精英名流們出來服務,地方上稍有聲譽的人都被政府指名要求出來做事。桃李滿天下的錢先生自然也被地方當局指名做臨時參議員,這事若是輪到現時的政協名人們,恐怕會立馬主動“貼”上去,可老先生卻將政府的來函退回去,“看似代表民意,然而我覺得不能代表民意,就將聘函退回,去一信說:‘我不是人民選出,民意不能由我代表!如因爲我瞭解一些地方情形,要我貢獻意見。我一眼看到社會普遍的荒淫佚樂,沒有因爲受了戰爭的痛苦,知道儆惕;而又一眼看到社會更普遍的民不聊生,絕沒有得到戰勝的利益。現在一切法令措施,不能解決社會一切;我不能附和著欺騙民衆!’”一番話說得何其諍諍有骨也,這方是我中華民族的真傳統!可惜如今這樣的傳統被革命革得差不多沒影了。試問今天那些高距臺上的不能也不願代表民意的人們,面對我們這樣的祖宗,心裏作何感受?再試問當代的“政治精英”們,面對絕沒有得到改革利益的民衆高唱改革成就,可能夠高風亮節地講一句“我不能附和著欺騙民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國際招商大會預定3月起籌備
學者認同廢除民選公職一年內不得罷免之規定
江八點能否與時俱進作出調整受關注
財改會落幕提出調降土增稅率等多項建議措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