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無價之寶

font print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6日訊】有一天,西域來了一個經商的人將珠寶拿到集市上出售。這些珠寶琳瑯滿目,全都價值不菲。特別是其中有一顆名叫“珊”(shan)的寶珠更是引人注目。它的顏色純正赤紅,就像是朱紅色的櫻桃一般,直徑有一寸,價值高達數十萬錢以上,引來了許多人圍觀,大家都嘖嘖稱奇,贊嘆道:“這可真是寶貝啊!”

恰好龍門子這天也來逛集市,見了好多人圍著什麼議論紛紛,便也帶著弟子擠進了人群。龍門子仔仔細細地瞧了瞧寶珠,開口問道:“珊可以拿來填飽肚子嗎?”商人回答說:“不行。”龍門子又問:“那它可以治病嗎?”商人又回答說:“不行。”龍門子接著問:“那能夠驅除災禍嗎?”商人還是回答:“不能。”“那能使人孝悌嗎?”回答仍是“不能”。龍門子說道:“真奇怪,這顆珠子什麼用都沒有,價錢卻超過了數十萬,這是為什麼呢?”商人告訴他:“這是因為它產在很遠很遠沒有人煙的地方,要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歷經不少艱險,吃不少苦頭,好不容易才能得到它,它是非常稀罕的寶貝啊!”龍門子聽了,只是笑了一笑,什麼也沒說便離開了。

龍門子的弟子鄭淵對老師的問話很不解,不禁向他請教。龍門子便教導他說:“古人曾經說過,黃金雖然是重寶,但是人生吞了它就會死,就是它的粉末掉進人的眼睛裡也會致瞎。我已經很久不去追求這些寶貝了,但是我身上也有貴重的寶貝,它的價值絕不只值數十萬,而且水不能淹沒它,火也燒毀不了它,風吹日曬全都絲毫無法損壞它。用它可以使天下安定;不用它則可以使我自身舒適安然。人們對這樣的至寶不知道朝夕去追求,卻把尋求珠寶當作唯一要緊的事,這豈不是捨近求遠嗎?看來人心已死了很久了!”

龍門子所說的“至寶”,就是指人們自身的美德。只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完美的精神生活,才是真正值得人們去追求的無價之寶。

【明心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事實上,那個老寓言也是在告訴我們:對待皇帝的新衣,僅僅需要常識,需要面對現實,需要把看到的東西直截了當地說出來的勇氣,甚至僅僅是需要純潔的童心,就足以拯救人們於愚昧和迷茫之中!中國人多少年來在種種‘文字障’、‘口號障’、‘主義障’中陷得太久了,常常失去了常識,更失去了童心,還不要說經常是缺乏勇氣。其實,只要大家都把真正看到的東西和真正的想法如實說出來,共產黨那套障眼法也就不攻自破,大家的日子也就好過了:不需要別人來代表,自己就知道了自己的利益所在
  • 有一個男孩,在鷹巢之下發現了一隻麻雀的幼鳥,便理所當然地將幼鳥看成一隻未來的鷹。 於是他興奮地帶回幼鳥,以訓練老鷹的方式訓練牠,卻發現怎麼都訓煉不好,覺得很挫折。
  • 在古老的印度,一直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那是個有關一隻三紋松鼠的深刻寓言,這個故事講的是:
  • 國君喜歡穿什麽衣服,臣子就學著穿什麽衣服;國君喜歡吃什麽東西,臣子也學著吃什麽東西。有一種叫尺蠖(huo)的小蟲子,吃了黃色的東西,它的身體就變成黃色;吃了藍色的東西,它的身體就又變成藍色。
  • 小象喬治出生在馬戲團中,它的父母也都是馬戲團中的老演員。小象喬治很淘氣,總想到處跑動。工作人員在它腿上拴上一條細鐵鍊,另一頭系在鐵桿上。小喬治對這根鐵鍊很不習慣,它用力去掙,掙不脫,無奈的它只好在鐵鍊範圍內活動。
  • 山東省境內的淄水河畔,有一個泥塑的人偶和一個木雕的人偶。在一個天旱無雨的季節甲,泥偶和木偶曾有一段朝夕相處的經歷。時間一長,木偶漸漸看不起泥偶,因此總想找機會譏笑它。
  • 古時候掌管錢糧的官員叫司農。有一個名叫曹竹虛的司農在與朋友閑談時說:他有一個同族哥哥由安徽歙縣到揚州去,途中經過一個朋友家,朋友將他留下小住幾日。當時正值烈日當空、酷暑炎熱的夏季。
  • 從前,在一個不太出名的小山村,住著一戶姓楊的人家,靠在村旁種一片山地過日子。
  • 古來有句俗話:“行善積德”。這句話是勸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災荒年間,有些殷實人家為救那些飢寒交迫的災民免於餓死,捐米賑災,皆為積德之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