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焦點】凌鋒:特首團隊出“叛徒”﹐梁錦松事件亂陣腳

凌鋒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19日訊】香港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公佈加稅預算案前夕沒有迴避利益衝突買了部在預算案中增加了首次登記稅的新車引起軒然大波後﹐特首和特首辦辦先後發表了三次聲明﹐像擠牙膏一樣﹐逐步承認了事件的嚴重性。三月十日第一次聲明認為梁錦松是“無心之失”缺乏政治敏感﹔三月十五日第二次聲明批評梁錦松有疏失﹐違反了高官問責守則﹐但是認為梁錦松有“高尚情操”﹔三月十八日的聲明承認三月五日的行政會議上討論梁錦松提出的加稅問題時﹐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當場表示他正在買車﹐因為可能涉及利益衝突而需要申報。

特首的聲明是根據梁錦松的交代和人們的揭發而逐步升級的。一開始他說是一月買車﹐二月才決定加稅﹔可是馬上有車行說一月一日梁錦松夫婦看車時﹐車行的人就問是否會加稅﹐所以梁錦松不可能買車時不記得加稅事。於是就有特首的第二次聲明。但是接著有人揭發﹐在三月五日梁錦松作預算報告前的上午﹐港府決策機構的行政會議先聽取梁錦松的報告﹐楊永強既然在會上提出利益迴避的問題﹐梁錦松怎麼沒有想到自己也買車而需要迴避呢﹖

梁錦松不承認自己“以權謀私”﹐只說自己因為公私分得太清楚而在買車時根本想不起加稅的事。這個解釋怎麼都說服不了人。然而問題還沒有這樣簡單。那就是行政會議的內容怎麼可能傳出來呢﹖這個行政會議只有二十人左右﹐都是董建華欽定的心腹愛將﹐居然有人“裡通外國”﹗因為如果的確有楊永強申報的事項﹐梁錦松就更難為自己辯護了。

而更帶震撼性的是又有人泄露機密說﹐三月十一日行政會議討論這個事件時﹐有一位非官守的行政會議成員(不是由政府官員出任的議員)建議刪改三月五日的會議記錄﹐以免暴露楊永強提出利益迴避事拖累梁錦松。三月十七日梁錦松在立法會接受質詢時﹐立法會議員劉慧卿接到電話﹐指陳確有其事。但是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否認有人建議刪改記錄﹐但是拒絕回答楊永強是否申報利益。

三月十八日早上香港商業電臺最受歡迎的叩應節目“風波裡的茶杯”中﹐著名的“名嘴”主持鄭經翰以個人人格保證﹐強調收到可靠消息,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在本月十一日的會議上,要求楊永強修改申報購入新車,但遭楊拒絕。為此特首辦趕在晚上兩度發表聲明,證實楊永強確有申報利益,其他成員則毋須申報,十一日會議上確有人提出討論﹐但不是刪改。梁振英是中共地下黨員﹐被董建華委任為行政會議召集人﹐最近還被中共加委為十屆政協常委。實際上“刪改”和“討論”又有何本質區別﹖楊永強申報利益是對的﹐何必討論﹖要他不必申報﹐就可以避免同梁錦松有個比較﹐凸顯梁錦松的問題﹖香港回歸五年多﹐中共歪曲歷史﹑修改歷史那一套都學會了。

是誰膽敢泄露機密﹖預計未來特區政府會進行大檢查。在二十三條的法律訂出來後﹐會怎樣給這個人定罪呢﹖其實內部有沒有“叛徒”已經不重要了。因為行政會議的另一成員﹑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已經聲明要求公開會議記錄﹐才能還各人清白。因為在公佈預算案前買車者還有梁振英﹑林瑞麟和田北俊本人。各人扮演什麼角色也只有公佈會議記錄才清楚。田北俊在預算案公佈後還揚言反對汽車加稅的預算案。身為行政會議成員而反對預算案﹐不就是“叛徒”嗎﹖而特首辦最後承認楊永強有申報利益﹐也是經過了“兩條路線”的鬥爭﹐決定首先要保政府的威信﹐其後才保梁錦松﹐所以一反林瑞麟的做法而承認楊永強申報利益的事。董建華在去年七月一日設立的所謂“高官問責制”﹐經歷半年多內部就已經紛爭不休﹐要解決經濟﹑政治的困境談何容易﹖是否又需要北京來插手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人對新預算案貶多於褒
港府期待廣東批准民眾以個人身分訪港
梁錦松澄清「折墮」非指港人
香港財長澄清公布加稅前買車引起避稅之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