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欄】林保華:春暖乍寒﹐還是春寒乍暖﹖

林保華

人氣 30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4日訊】春寒料峭﹐是最難受的時候。大自然是如此﹐經歷過1957年春天整風反右而吃過苦頭的人﹐更是絕對不會忘記。費孝通一篇《知識分子的早春天氣》在知識界吹起一皺春水。可惜﹐費孝通不是鴨子﹐誤認為春江水暖﹐終於惹上。開始還有人以為是“春暖乍寒”﹐原來才是冬天的開始。

其後中共政局在多次反覆中﹐人們都期望春天到來。真正有些春意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不久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討論﹐那時思想界最為活躍﹐此後又逐漸收緊。江澤民上臺後人們不是沒有期望﹐特別在鄧小平死後﹐一九九八年一度有“北京之春”之說﹐但是最終還是失望﹑絕望﹐中國仍是肅殺的嚴冬。

胡錦濤上臺﹐人們又有新期望。胡錦濤開始還似模似樣﹐有些“新政”的味道﹐最敏感的媒體自然是一個氣象臺。但是也就是這個氣象臺﹐剛剛頒佈早春的天氣﹐又被“凍死蒼蠅未足奇”﹐再次成為開刀對象。是胡錦濤在“引蛇出洞”﹐還是江澤民的“反革命復辟”﹖

從人大選舉情況來看﹐民意在胡錦濤這邊﹐但是真正的實力卻在江澤民那邊。因此是春暖乍寒﹐還是春寒乍暖﹐還得多看一些時候﹐是走向夏天﹐還是回到嚴冬﹖要觀察並不容易﹐因為胡錦濤的新政﹐拿出來的都是舊瓶﹐不是毛澤東的﹐就是鄧小平的﹐裡面是舊酒還是新酒﹐或甚至是假酒﹐人們也不清楚。

不過比較肯定的是。曾慶紅在裡面會起關鍵的作用﹐他站在哪一邊﹐整個政局就會向哪方傾斜。現在他也在兩邊搞平衡﹐要看準時機才投入重注。眼前﹐當然站在舊勢力一方有利﹐但是從比較長遠一點看﹐自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不必做江的殉葬品。當然﹐他也可以考慮取兩人而代之。不過那要用比較強力的手段﹐不可能水波不動﹐要取而代之也許不難﹐但要平息悠悠之口和蠢蠢欲動者就不容易了。

看來﹐還是多看一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江預感中國政局劇變 煽動軍頭打「野心家」
曾慶紅低票當選 折射人們對江不滿
兩會選舉 江澤民成了丑角和票房毒藥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