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欣賞】序言

作者:任一仁
font print 人氣: 514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宋詞則是繼唐詩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另一顆光輝燦爛的明珠。

詩至晚唐,五、七言古今詩體已經登峰造極,表徵這一歷史時期特點的「唐詩」已經到了完美和完備的地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朝代的更迭,往往引起文化的相應變更,好像是登台表演的一批批演員帶著自己拿手的好戲依次表演一回。而文體的變化則是文化變更中最明顯的一方面。隨著唐朝這一偉大時代的結束,在晚唐的部分詩人把眼光投向有音樂曲調藝術特色的「曲子詞」,即我們現今所說的「歌曲」。因此詞的最初全稱就叫「曲子詞」

「曲子詞」包括「民間曲子詞」和「詩客曲子詞」,後者就是詩人們對前者加工、改造,「文人化」的結果。民間曲子詞大多是無名氏的作品,調式多種多樣,句法規格尚未定型,語言樸素,內容廣泛:遊子邊客的孤淒,忠臣義士的豪壯,隱士君子的閑逸愉悅,少年人的熱望失望,佛子讚頌佛陀,以至中醫為記憶方便而編的歌訣。而詩客曲子詞則是通過剔除民間曲子詞裡的俗語和俚語、使語言典雅化並把句法和聲韻加以考究和固定而得來的。

從唐詩到宋詞,就形式來講,它們的表現手法不同,但形式的不同並不能把唐詩與宋詞分出高低來。實際上,自從有詞以來,唐詩與宋詞就總是相提並論,各盡其美、各擅其勝。除了在結構和形式上的緊密聯繫以外,許多詞人,包括最有名的詞人,都曾以唐詩詩句入詞,為自己的詞作增色不少。從欣賞的角度來看,喜歡讀唐詩的人一般也喜歡讀宋詞;而欣賞宋詞的人也多半是讀過唐詩的。

詩歌是神的語言,宋詞也是詩歌的一種。詩無達詁,這個原則也同樣適用於宋詞。因此我們對於宋詞的處理方法也和【唐詩欣賞】序言中所說的相同,就是首先讓讀者明白原詞的字面意義,然後選擇一個最能體現原作者個人性格、藝術風格以及心靈和語言的美好本性的角度來闡發該詞的內涵,使讀者的心靈總是沐浴在美好人性的陽光裡,以獲得美化和升華的最好機會。

近千年來宋詞能和唐詩一樣被中國人以至外國人熱情地傳誦,經久不衰,那是因為它們中的許多佳作總能撥動讀者心中的「情弦」。無論是壯懷高唱、慷慨長歌,還是沉鬱悲涼、盪氣迴腸,抑或是哀感低吟、柔腸寸斷,只要它們是出自真情善心,就具有感人的力量,因為在每個人的心裡,在那人性初萌的胚芽中,都埋藏著對「真」的認同、對「善」的渴望,對那些為了維護「真」與「善」而忍受折磨、忍耐痛苦甚至獻出生命的好人的同情、支持和由衷的愛戴。真的、善的就能觸動人的靈魂,也就是美的源泉,具有美的力量。

有美好詩歌相伴的生活是美好的,有真情善意滋潤的心田是不會枯燥的。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燦爛的明珠,如果你既欣賞唐詩、又讀讀宋詞,你的生活中就是雙珠齊耀,充滿光明與美好。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後人每每嘆息後主亡國。殊不知人間一切,冥冥中自有安排。上天要惠贈一個偉大詞人給炎黃子孫,我們又何必非要希望他成為一個強悍的君王呢?
  •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1),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2),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3),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4)。
                ~ 蘇軾.〈水調歌頭〉
  •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從熙豐新政到元祐更化,大宋朝在變革與反變革中迂迴動盪。然而,比之變法成敗更為重要的、令千載後世為之景仰的則是那一批宋士大夫們不為退轉的道德實踐與浩乎沛然的正大之氣。滿懷著那樣勢無可阻的正氣,他們無論在政壇上大有作為或是無所能為,他們注定都將在這裡,或者在那裡,大放異彩。
  • 「勵志一生」網站精心挑選匯集了60句宋詞佳句,轉載過來與大家分享,也很值得收藏!1. 一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柳永《曲玉管》2.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辛棄疾《水龍吟》
  • 「天寒難鎖新春意,爐暖宜烹白玉丸。」喜慶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元宵節熱熱鬧鬧又到了。
  • 「芙蓉為帶石榴裙」,梁元帝的《烏棲曲》是較早的石榴裙詩句。南北朝時,何思澄筆下的俏佳人「媚眼隨嬌合,丹唇逐笑兮。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明清女子依然愛穿,《紅樓夢》裡就講到香菱的石榴裙。不過,石榴裙大為盛行並影響後世的還是在唐朝,唐傳奇中的李娃、霍小玉、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都穿這種裙子。
  • 安史之亂(755年)爆發後,李白懷著平亂的志願,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兵敗的牽累入獄,後又被流放夜郎。時逢759年關內大旱,唐肅宗下令大赦天下。重獲自由的詩人從白帝城下江陵,吟誦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的千古絕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