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羊毛出在羊身上

苗芾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日訊】

黃曆年前去東京,與往常一樣,見到絕大部分人都是衣冠楚楚,大衣革履,女士好像沒有不化妝的。香港冬季流行的BohemianStyle,那些像吉卜賽或美洲紅番的裝束,在衫腳、袖口、靴邊、手袋邊有一排流蘇,牛皮或仿牛皮的,觸目皆是,在東京竟沒踫到一個,懷疑是否沒有去蒲新潮一族的地區。日本人穿西服,總不難看到那股和風,這其實也與東洋文化一致。例如他們的文字,除了保留一些漢字外,併音字母一套平假名,演化自漢字的草書體,用來併日本本土文化的文字;另一套片假名,除了音韻表有幾處出入外,發音與平假名一樣,借自漢字楷書的邊旁冠蓋,用來併外來語(絕大部分是英語) 。真的做到「西為日用」,切實體現了中國人常說的「西為中用」的理想。此民族在用人家的東西的同時,又高姿態的劃分開外來文化,不讓本土文化受侵蝕。試舉一兩例子,不用提明顯的外來文化產物了,就連橙汁、鎖匙、女士的手袋,也用片假名併英語發音來點明是外來東西,可看到真的是「劃清界線」哪!

在東京,男女的大衣均是平滑輕軟「實淨」的靚絨,沒有「起毛頭」。在百貨公司看到大量不同款式的大衣,翻看製造成份,除了毛絨(wool) 外,一定配茄士咩(cashmere)或安哥拉(angora),均是上等羊毛製成的毛絨。上等毛成份比例如何,那要看價錢了。見價錢不菲,而且香港冬季穿大衣的日子不多,所以也沒有考慮買,只是有點女士典型的對靚衣服的艷羨吧了。看過幾件靚質地的都是日本製的,非中國製,當時也沒有多想哪來這麼多靚羊毛。香港的靚絨大衣也多有茄士咩的成份,原產地想是印度北部的喀什米爾(Kashmir) 山區,喀什米爾山羊的細軟羊毛便是香港人叫的茄士咩。安哥拉是一類長毛山羊的品種,筆者不知牠源自哪兒,美國有些地區也有繁殖用來取毛。日本大衣的原材料不一定來自特定的地方,可能來自不同產地吧。

筆者一向以為崇尚及支持採用天然物料如棉麻、羊毛、絲綢,不用人造纖維,對身體無害,更不會造成污染,這便是愛護地球,保護環境了。喜歡靚質料的衣物,現在始發覺也可能是罪過。且言歸正傳,以上都是題外話,主要想談的是,我在55期大紀元讀到了鄭義先生的文章「阿拉善草原的穿花衣裳的山羊」,即聯想到那些靚大衣,隨之而來的是一陣陣的難過。

文章內有兩段提到:

「牧民說︰『不穿衣裳不行啊,吃毛吃得厲害。』這年春天,阿拉善滴雨未下,山羊不僅吃光了地表草,還掘草拔根。再往後,快餓死的山羊就開始互相吃毛,羊吃羊。羊是牧民的命根子,他們靠賣羊絨生存。吃羊毛就等於吃掉了牧民的希望,於是羊就穿上了人的衣裳。」

「盧彤景老先生介紹,草原如此退化的罪魁是山羊︰山羊不但吃草,而且吃草根。中國大養山羊的禍首是日本人︰在1981年中日合資的鄂爾多斯羊絨集團成立之前,草原沒有山羊。然後就有了,然後就成倍繁殖。上世紀最後十年,成為草原退化最慘重的十年。在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和全國2600家羊絨衫廠崛起的背後,是牧區生態的急劇惡化。各級地方政府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號召牧民們把綿羊換成山羊。現在一個只能承載20萬頭羊的草原,竟會有120萬頭吃草動物,最多是山羊。就這樣,長遠的生態換來了短視的當前利益,換來了所謂的經濟發展,換來了這些「人民公僕」的政績和頂戴。」

看了這篇文章,心內良久未平伏,我看到的靚大衣未必來自中國的這些羊身上的羊毛,但是發覺人類社會表面的光彩繁華、舒適享受,背後可能得付上多沉重的代價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八年辛苦不尋常﹐
    吾舌尚在筆作槍。
    蛙鳴犬吠齊頌聖﹐
    雷霆梵音啟愚氓。
    小杜警句(1)傳千載﹐
    老美真言(2)播萬邦。
    子規夜半猶啼血﹐
    誓喚春回迎朝陽。
  • 一個青年背著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雙腳;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為長久的呼喊而喑啞為甚麼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

  • 說到平反,這是我們國度的特產。

    回想童年的日子里,每逢佳節,當我們許多人家歡歡樂樂地團聚時,鄰居一位老伯總是孤獨一人、以淚洗面。

  • 想当年在德国,荷兰和比利时的交界处的德国境内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名为亚琛(Aachen),城虽小却因有一所欧洲久负□名的工科大学而驰名,很多中国莘莘学子不远万里慕名而来。一年秋高气爽之际小W从国内名牌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马上来到亚琛求学读□械工程。日日攻读德语,日子倒也清静。一日正闲来无事,瞥见窗外自行车棚中的废弃的自行车,回想起中国攻读大学时炼就的一手篡自行车的绝活,不禁手痒。 圖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 什麼是四聯體格式(tetractys)呢?「四聯體格式」是現代英國詩人雷‧斯特賓(Ray Stebbing)發明的一種詩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個音節組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