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裡的祕密村

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南投報導攝影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5月7日訊】台灣南投縣內湖村位於鹿谷鄉往溪頭的途中,歷經桃芝颱風重創後,居民決定以生態環境重構做為社區發展基礎,村內的十二股在一片休耕的荒地上重生,成為黃緣螢及眾多螢火蟲棲息的場所,還有一個全新的名字,就叫「十二股黃緣螢之家」!

荒山變寶庫

 由內湖村往山區的十八股產業道路,徒步約莫十幾分鐘可抵十二股黃緣螢之家。

 內湖村民多數是孟宗竹農,十八股產業道路也是竹林夾道,古風樸樸、幽然愜意。只是,十餘年來,孟宗竹因產值越來越低,竹農嘗試把小部分農地轉作茶葉或稻米,還是不符投資報酬率,部分田地休耕成為荒田。而不再施灑農藥、任荒草蔓生的結果,久而久之,形成一個極豐茂的自然體系,植物與昆蟲種類多達數十種,儼然最佳的生態教室。

 去年起,在農委會特有生物中心協助下,十二股逐步朝向更專業的螢火蟲棲地進行復育工作,並將棲地環境營造成適於水生螢火蟲幼蟲生長的濕地,以及適合大多數螢火蟲成蟲棲息繁衍的陸生植物區。

 據過去一年來的觀察記錄,曾出現在十二股的螢火蟲分別有紅胸腕、黃緣螢、黑翅螢、黃胸黑翅螢、紅胸黑翅螢、大端黑螢、端黑螢、赤腹櫛角螢、梭德式脈赤螢、擬紋螢、橙螢、台灣山腕……等。

竹子架棧道

 一方面為了方便夜間觀賞螢火蟲,同時避免破壞棲地環境,內湖社區居民特別以當地盛產的孟宗竹為材,在離棲地地面約一公尺的高度架築棧道。夜間漫步在棧道上欣賞螢火蟲,果真如星空螢海般壯觀。

 棲地的夜晚有螢海,還有蛙類鼓譟,十足農村情調。而棲地環境的白天,還有另一種觀察自然生態的樂趣。

 在棲地濕地區內散見的小水塘,光水生植物就有水柳、水簑衣、台灣萍蓬草、鴨舌草、小莕菜、金魚草、青萍及槐葉蘋等。陸生植物也有山桂花、冇骨消、野薑花、咸豐草、紫花霍香薊等十餘種。

 陽光明媚的早晨,凝聚在水塘浮萍與芋葉上的露珠,閃耀著五彩金光,而最常拜訪區內水草的便是紫紅青蜓、善變蜻蜓等,據估蜻蜓種類也多達十餘種,加上台灣黃蝶、黑鳳蝶、蛇目蝶等近十種蝴蝶,每一種小昆蟲選擇自己喜好的花葉戲耍,這小小的黃緣螢之家,白天竟也繽紛多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歲寒三友圖---金俊明 文冉 金傳(清)
SARS入侵? 竹科否認
矽導計劃吸引美國高科技在台設研發中心
勞動節勞工與反戰示威 歐洲數百萬人上街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