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孩子看完牙一睡不醒?

李素幸  牙醫師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6月26日訊】最近SARS流傳,人們不愛上門看牙齒了。原因是他們怕來醫療院所感染了SARS。各式各樣的醫療手段,其實多少都要擔點風險。常聽到在醫院內的二度感染,一種病還沒來得及治好,又得了另外一種病。現在的醫院設備都會照常規盡量做好消毒滅菌工作,可是誰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安全。

連著好幾天,好幾個小病人家長問我同一個問題:怎麼那麼誇張啊!一次拔14顆牙齒。這個14數字在人們心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家長帶小朋友來看牙也害怕成了同類的受害者。其實如果大家對全身麻醉做口腔復健有一些基本認識,就不會這麼害怕了。

在台灣,牙醫師開刀房主治醫師必須在國內外學校及醫院受過相關訓練。包括住院醫師訓練及麻醉訓練。整個過程必須是無菌開刀並配合合格麻醉師協助,麻醉方式一般以氣體麻醉為主,整個治療過程是先潔牙、再進行治療,治療項目以根管治療、蛀牙填補等作優先處理。然後再做拔牙和手術處理。在手術完成後喚醒病人前,要先將出血部分控制住,再告訴麻醉師準備喚醒病人,再送往恢復室。待病人恢復至穩定情況後,叮嚀病人七至十天後回來檢查,告訴病人口腔衛生的維護很重要,以免功虧一簣。

全身麻醉當然有某一程度的危險性,也可能有手術後的併發症,如喉嚨痛、嘴唇與舌頭腫大、發燒等。最嚴重的可能就是「一醉不醒」了,不過這種情況較罕見。事先醫師和家長或病人之間的溝通很重要,雙方在費用、整個療程上取得共識後,手術前七十二小時需做健康檢查,包括驗血、驗尿,必要時還得做胸部X光檢查,確定病人可以接受治療,如果病人在手術前有嚴重感冒發燒或身體不適,不妨考慮延後治療牙齒。口腔復健病人大多可在手術後二至三個小時離院回家,不太需要住院觀察。

在較嚴重及風險高的治療手法面前,擔心或許是難免的,但若能轉擔心為放心。醫護人員在盡人事之後,當然也只有聽天命了。常言道:「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啊。

在什麼情況下會讓病人選擇以全身麻醉方式來看牙醫呢?

一、患有重大疾病的人。如先天性心臟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對局部麻醉藥過敏等。

二、嚴重視、聽、身體或智能障礙的病人。

三、極度不合作、害怕又有一口壞牙的病人。

四、重大範圍外傷及顏面組織異常,如顎裂又壞牙多的病人。

【新 聞 回 顧】4月20日拔牙致死

今年元月21日十歲的楊智堯在三軍總醫院接受全身麻醉,治療十四顆蛀牙,沒想到就沒再醒來,昏迷了三個月,4月20日凌晨因食道動脈出血不治。

一次拔十四顆牙齒離不離譜?小孩子六歲至十二歲中間開始陸續換掉乳牙,並長恆牙,這期間乳牙跟恆牙並存,口中平均約有二十四顆牙齒。這時牙根較淺的殘根有需要拔除,所以一次拔多顆牙的情形是有過的,在台大、榮總曾有一次拔除二十顆牙的案例,所以「拔十四顆牙」就數字上而言並不算離譜,不過實際上還是應該視病患的情況而定。

後來三總出面說明,楊智堯患有法洛布氏四合症的先天心臟病,合併肺動脈發育異常,本來就屬於麻醉高風險群,一般的牙科診所根本不敢替他麻醉拔牙,他到三總兒童牙科治療時,三總按照先進國家的處理方式,認為應全身麻醉進行全口牙齒重建,一勞永逸,減少分次麻醉的風險,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沙國查禁來自遠東國家及地區的含毒軟質玩具
儿童宜食哪類糖
洗牙後酸痛可用去敏牙膏改善
愛牙護齒點點滴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