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改革新聞體制仍不放棄政治審查

標籤:

【大紀元6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任紋儀特稿)中國大陸新聞出版業將進行新一波改革,主要內容在於清理整頓部門辦報,促使大陸眾多機關報刊面向市場。大陸業界認為這場改革將改變大陸報業環境,外界甚至期待能為大陸新聞改革帶來希望。

根據中國大陸報業協會統計,截至二○○二年六月,中國大陸共有報紙兩千零七種,分屬一千兩百家報社和報業集團。二○○一年大陸報紙發行總份數約三百六十億份,報業實際發行收入約一百一十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大陸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

世界報業協會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大陸是世界最大報紙消費國,每天發行量達八千兩百萬份,其中「參考消息」、「人民日報」和「羊城晚報」名列全球日報發行量前二十名。

中國大陸地域遼闊,報紙種類繁多,報業市場劃分為全國性市場、區域性市場和地方性市場三個層次,其中在全國性市場和區域性市場,還可區分綜合性報紙市場和專業性報紙市場。據統計顯示,近年來大陸全國性大報的廣告營業額處於停滯狀態,其中個別全國性報紙的廣告營業額連年下降,許多地方性報紙廣告收入大幅增長,多數城市出現發行量超過二十萬份、廣告營業額超過億元的報紙。

組建報業集團是大陸報業發展趨勢。中國大陸報業集團建設試點工作從一九九六年初開始,至二○○一年底,共有二十六家報社批准成立報業集團。報業集團化發展加快大陸報業市場整合,提高報業市場的集中性。

根據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大陸允許設立從事圖書、報紙、期刊分銷業務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顯示未來一、兩年內,外資將進入大陸報刊分銷領域,加速大陸報業競爭。

大陸媒體報導,中國大陸將實施新一波報刊政策改革,主要在於清理整頓部門辦報,具體措施是將部門報刊與各級黨組織及部門脫鉤,僅保留中央、省市一級黨報,其餘報刊全面市場化。預估大陸上千種部門報刊將受改革衝擊,而且砍掉部門報紙可能損及一些部門利益,預料大陸各地將出現反彈聲浪。

大陸報紙期刊近兩萬種,其中近九千種處於虧損狀態。北京專家批評,大陸兩千多家報紙中,「半死不活」且地位尷尬的行業性、部門性報紙佔據半壁江山,嚴重浪費財力物力,已成中共極大的負擔。

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物發行管理司司長劉波指出,大陸傳媒業資源配置極不合理,現有的一萬多家報刊發展狀況極為懸殊,有的報紙發行兩百多萬份,也有的發行不足千份,有的報紙年廣告收入超過十億元,有的報紙連年虧損,期刊狀況更不樂觀。但大陸報刊最大的問題在「只生不死」,除非違規違紀被停刊,否則即使負債累累,也決不主動停辦。

劉波並坦承,大陸報刊問題重重,首先,報刊主管部門的組織範圍和管轄權限,把報刊社分割成相互封閉的條條塊塊,任何報刊社間的經濟聯繫必須主管上級的批准才能進行。其次,大陸報業集團無法跨地區兼併及重組。第三,目前大陸報刊的日常管理還靠十多年前制定的「報紙管理暫行規定」和「期刊管理暫行規定」,兩項規定是按計劃經濟模式制定,已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大陸這一波新聞體制改革的訊息源自於中共將暫停今年九月的報刊徵訂工作,目前已知改革將不涉及大陸新聞監督,顯示中共仍將堅持對媒體的政治審查和新聞審查。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李良榮認為,中國新聞改革的關鍵在於政治體制改革,因為大陸百分之八十的新聞資源掌握在政府手裡,只有政府有所作為,媒體才能有所作為,因此「信息公開」、「政府公開」不僅是大陸新聞改革的目標,也應是政府改革的目標。

相關新聞
反對23條立法  洛杉磯聲援香港71大遊行
日媒傳防衛廳計劃導入大型護衛艦
扁呂馬同台 拉抬艋舺景氣
中國大陸新增SARS疑似病例一例在廣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