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古城堡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1日訊】特派自由時報記者胡蕙寧
圖片說明:諾以威爾城堡與釀酒廠幾世紀以來就是一個整體,在滿丘的葡萄園中矗立。(駐歐特派記者胡蕙寧攝)

 要說到與台灣的製茶文化精緻度相比,在歐洲要論的就是葡萄酒的「釀酒文化」。

 在德西中部黑森林上端巴登巴登附近的小鎮中,登高一望,只見諾以威爾城鎮慵懶地舒躺在葡萄園舖成的綠毯裡,這個約四千人口的市鎮,滿眼望去「葡萄成林」。

 歐洲的城堡實在太多了,沒有一點「特殊絕技」,很難在眾「堡」中生存!諾以威爾鎮主街牆山路上醒目的城堡坐落,正是諾以威爾城堡(Schloss Neuweier),但這個城堡有名的不在堡,而是酒!

 兩座寶山 釀酒金窟

 隸屬於諾以威爾城堡釀酒廠(Weingut Schloss Neuweier)的兩座山是該釀酒廠的大寶庫,面南向陽的山坡地讓這裡的葡萄充分吸收足夠的陽光,在生產葡萄的優勢上就先站穩了腳步;而接下來釀製葡萄酒的過程,就是釀酒師依據經驗累積、個案處理的「能力展現」了。諾以威爾鎮這個葡萄酒鎮中,無人不知壁牆山(Mauerberg)與城堡山(Schlossberg)這兩塊丘陵坡地是以「好山區好種地」聞名,其中壁牆山谷地在地質上屬石炭岩區,更是以面向西南百分之六十的陡坡,曝光與通風讓葡萄確實熟透飽滿,被鎮民封以「金窟(Das Goldene Loch)」之名。

 而諾以威爾城堡釀酒廠確實就以這塊地所產的葡萄來釀製「金窟」葡萄酒,該酒於二○○一年首度在柏林亮相就一鳴驚人,二○○二年進而獲得德國聯邦瑞斯林種(Riesling)葡萄酒競賽的首獎。在愛椰爾曼(G. Eichelmann)所撰寫的「德國葡萄酒二○○三」這本葡萄酒評鑑中,「金窟」葡萄酒在滿分一百的情況下,獲得了九十一分的高度評鑑。

 在這個市鎮的主要街道上,可以看到諾以威爾城堡釀酒廠與城堡就隔鄰而立,從十二世紀立堡以來,更換主人都是一併轉手,確實是「堡在酒在」,同生共存。

 一九九二年最後過手前,欠缺維修多年的城堡顯得特別滄涼,被寄望的日本、美國買家都在探視後拒絕接手,直到尤斯(Joos)夫婦的出現。這對德國建築師夫妻聽說城堡正等著買主,已經議價多時。尤斯太太形容說,她在看到的第一眼時「就愛上了它」!

 連年得獎 酒評稱讚

 從此諾以威爾城堡有了不同的新氣象,尤斯先生專管城堡設計維修,鎮民說,城堡從來不曾這麼好看過。尤斯太太重振釀酒場士氣,量少品質好的葡萄酒日漸出爐,不但酒品連年得獎,連諾以威爾城堡釀酒廠在一九九八年也獲得德國巴帝區經營最佳的企業。

 諾以威爾城堡釀酒廠擁有葡萄園約十公頃佔地,百分之八十四主產瑞斯林葡萄種,其他另外栽植三種不同種的葡萄。酒廠顧問鮑爾.舒爾樂告訴記者,瑞斯林葡萄種是一七八五年一位騎士從萊因區引入當地的。

 好酒跟好茶一樣,評鑑過程都是十分嚴謹的。根據德國巴帝區葡萄酒栽植釀製的規定,酒在販售前必須報請巴帝區葡萄酒協會評估,在評選後獲得「公家評選號碼」後才可以正式出售。如果進一步得到評選為「品質檢驗證明」的酒種,就可以報名參加該年度的邦地區酒品競賽,被評為四點五到五級數的酒就可以獲得金牌,四到四點五之間的贈給銀牌。

 諾以威爾城堡釀酒廠每年約可生產五到七萬公升的酒量,約計六萬五千瓶葡萄酒。他們出產的酒在一九九四年開始連年得獎,在邦競賽方面每年都有十五面以上的金牌與近十面銀牌。九七年開始跨邦進入全國競賽,每年也都有五到七面金獎的盛況。從此以後各種獎項更是四面八方接踵而來,還經常被各種酒評書刊列為推薦酒品。

 諾以威爾城堡釀酒廠工作人手並不多,博物館下頭是生產線,生產線下一層樓就是釀酒地窖,每一層的佔地面積都不大,約五十坪左右。但是他們在二○○一年就開啟了國際名聲,專業雜誌「關於葡萄酒的一切(Alles ueber Wein)」將該廠酒品列入「國際精品級」來推薦。「精緻美食家(Der Feinschmecker)」雜誌甚至將該廠酒種列為德國最好的產品之一,還因此頒發鑑定證書一張。

 諾以威爾鎮上其實不只城堡釀酒廠一家,正對面就是其他葡萄栽植者聯合組成的工會釀酒組織,也以自己的方式釀製葡萄酒。整個來說,諾以威爾鎮就是一個葡萄酒鎮。鎮民會告訴你,釀製葡萄酒是一項「一開始就靠天吃飯」的產業,當年的氣候如何,陽光與雨水是否足夠,霜冰來得是否太早,提心弔膽就是一整年。

 例如公元兩千年一開始一切正常美好,沒想到冰雹變天突襲,把該年度的葡萄品質摧虐殆盡。而如何在葡萄果品不好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葡萄酒品質,就是釀酒師的功力。

 諾以威爾城堡釀酒廠自一九九二年重新起步,十年來就有這樣的口碑與成績,確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巴西監獄傳弊案:牢房配備不輸豪華旅館
法國總理為世界最大葡萄酒展售會揭開序幕
專家推薦搭機前吃這種水果 讓飛行更舒適
什麼是鳥擊? 飛行員應該如何處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