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色彩音樂路 香港歌壇10年難忘黃家駒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1日訊】昨天是香港著名音樂人、BEYOND樂隊主唱黃家駒去世10周年的日子。1993年的6月30日14時15分,從舞台上摔下受重傷的家駒在日本東京的醫院里停止了呼吸,他帶著許多我們無從了解的未完成心愿匆匆走完31歲的短暫人生。據中華网6月30日報道﹐今天我們再次紀念家駒,回顧他具有濃厚“主旋律”色彩的音樂道路,探求他對香港樂壇的重要貢獻。  
  
  家駒對香港歌壇的影響

  BEYOND樂隊是黃家駒、葉世榮和鄔林為了參加1983年的香港吉他雜志音樂大賽而組成的,當年他們奪得最佳樂隊獎。后來加入樂隊的還有家駒的弟弟家強以及吉他手陳時安,經過人員變動,最終固定下來的成員是黃家駒、葉世榮、黃家強和黃貫中。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香港曾經爆發樂隊風潮,除BEYOND外還有RAIDAS、達明一派、太極等20多支樂隊震撼樂壇。但是很多樂團最終要么曇花一現,要么分道揚鑣,只有BEYOND屹立不倒20年。同時,BEYOND堪稱香港樂壇最成功的“主旋律”題材樂團,對世界、對人生熱切關怀,使他們完全脫离了港台音樂慣有的傷春悲秋和個人情怀;對主流音樂的融合更令他們贏得最廣泛的歡迎。

  1993年家駒去世的消息在香港引起很大震動,人們除了哀痛之外更強烈反思他生前說過的“香港歌壇是沒有創作的空殼”,于是更多原創音樂人和樂隊涌現出來。但是,這并沒有拯救香港流行樂。盡管原創代替了翻唱,但是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香港歌壇這10年來已經沒有多少旋律优美流暢、內容耐人尋味的好歌了。
  
  失去家駒的BEYOND雖然苦苦支撐著沒有解散,但是他們開始回頭走另類路線,失去了當年對大眾心靈的沖擊感,人們對BEYOND的輝煌記憶,永遠留在家駒時代。香港樂隊浪潮更是江河日下,偶爾冒出一些樂隊,根本達不到當年BEYOND的影響,更多樂隊成員只是在幕后替別人做嫁衣,并致力于自己的小眾音樂。
  
  家駒北京之緣

  其實家駒和北京很有緣分,他曾經兩次到北京表演。其中1988年10月的BEYOND首體演唱會,相信很多歌迷和BEYOND成員們都終身難忘。最令廣大北京歌迷激動的,是家駒演唱了崔健的《一無所有》,很多歌迷認為,家駒的演繹突顯了自己的個性,是這首歌所有翻唱版本中最佳的。

  但是對于家駒、BEYOND樂隊以及隨行人員來說,北京之行并不十分愉快。由于主辦方的吝嗇,一行八人帶著几大箱的行李、樂器,從香港坐火車到廣州,再坐飛机到天津,又坐了兩個小時的車才輾轉到北京。年輕的BEYOND在北京也處處不順:香港的主辦方把他們丟在飯店里不管,盡管他們已經餓了九個小時的肚子;在某烤鴨店吃烤鴨被強收外匯,他們堅持要付人民幣,結果多付了30%的錢,好在這也比付外匯節省多了;為了不被出租車宰,他們甚至去擠地鐵;為了能直接飛回香港,每張机票自己補了800塊港幣。這份辛苦和委屈,很像當年內地的走穴歌手。

  當年首體的設備簡陋也令他們頭痛,當天下午三點,离演出開始只有四個小時了,音響還沒有弄妥當,家駒的吉他擴音机又發現諸多問題,對方一個技術人員竟然說是家駒弄坏的,要他賠,做事認真的家駒和對方吵了好一陣子。“他們勸我先回來,說會想辦法找另一台擴音机替換。我就說既然你們有的話,我就在這里等,直到看見為止。很快,他們還找來兩台哩,一台是做后備的。這些人就是要跟他們硬碰才行。”家駒胜利后洋洋得意。而事實上,當晚演出前大家只彩排了3首歌,BEYOND的填詞人劉卓輝回憶說,幸虧家駒脾气夠硬,否則演出不知會怎么樣!

  如果家駒還活著
  
  “如果家駒還活著。”這是一個大膽的假設,但我并不是始作俑者。多年以前,我的一位朋友寫了一個幻想小說,主人公是BEYOND的歌迷,他發明了時間机器來到1993年6月24日的日本,避免意外發生,挽救了家駒的生命。但是隨著歲月流逝,家駒的音樂變得越來越俗不可耐,主人公后悔救了家駒,于是在BEYOND演唱會現場,他開槍殺死了家駒……

  我覺得這并不是對家駒不敬,這只是很多熱愛過BEYOND、熱愛過音樂的年輕人對香港歌壇現狀的抗議。如果家駒還活著,那么只有以下三种可能:第一,成為高瞻遠矚、俯瞰世界的大師;第二,向商業和世俗妥協,靈气、志气全無;第三,不想妥協,卻沒有出路,銷聲匿跡。顯然,后兩种是歌迷不愿看到的,但縱觀今日之香港歌壇,恐怕,未必有家駒的出路。(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零九赴朋友聚會 遭警搜索 同行友人持毒遭逮
曾莞婷、王振復碩班畢業 同獲傑出表現獎
林志玲將為北海道棒球隊開球 AKIRA給貼心提醒
伍允龍訪台會影迷 稱「王九」硬氣功不痛最難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