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筆多年再出山 《金庸茶館》今在杭州問世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7月26日訊】一本用金庸名字命名的雜志———《金庸茶館》于今天在杭州問世,這是國內第一本以當代小說家的創作為內容的期刊。今天下午3點到5點,金庸將做客杭州劇院,作一場專題演講,与1800名金庸迷見面交流,并接受“金迷”的“拷問”。

  ■金庸:從小喜歡讀武俠

  据該雜志負責人万潤龍介紹說,這是全球第一本由金庸先生親自授權的中文期刊。金庸先生為首期《金庸茶館》寫了開篇之作,文章回顧了其創作武俠小說的歷程,首次披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金庸在文中說,他撰寫武俠小說最大的動机是在于他很喜歡武俠小說。“從儿童時起,大部分的零用錢就花在購買武俠小說上,每次從家鄉(海宁袁花)到硤石(海宁縣最繁盛的市鎮,我外婆家,亦即我表兄徐志摩、表叔蔣百里的居處)、杭州、上海這些大地方,必定請人帶我去書店買武俠小說。”

  ■熟人:見面必談論小說

  自從金庸開始寫武俠小說之后,遇到的朋友,不論新舊,總是會和他談起陳家洛、蕭峰、阿朱、小龍女,“我不大接口,旁邊就有人接上去,談論不休。有人還興猶未盡,約了下次再談。如果有個茶館,茶客們到了,沏一杯茶,談談袁承志、青青、阿九,倒也有點味道。因此,台灣的朋友們組織了一個‘金學研究會’,他們自稱拜‘金’主義者、‘紙醉金迷者‘。”

  ■金庸:封筆多年再出山

  據中華网7月25日報道﹐該雜志的創辦人万潤龍就是“金迷”,現為文匯新民報業集團駐浙江辦事處主任。他說創辦這個雜志,就是為給金庸与三億金庸迷之間搭建起一個互動交流平台,此外還要把“金庸學”叫響。据了解,《金庸茶館》設有12個欄目,從學者、名家點評金庸作品的“華山論劍”、金庸小說人物分析“人在江湖”、“金庸小札”到金庸小說中涉及的兵器、武功招數的“藏經閣”、以及“金迷”文章“眾言堂”等一應俱全。金庸在封筆多年之后將再度出山,將為每期雜志撰寫2000字左右的雜文一篇。

  作為杭州《新讀寫》雜志的增刊,《金庸茶館》今年將以雙月刊出版,明年改為月刊。為了把這本雜志做得雅俗共賞,除理論文章外,“金迷”們寫的文章會占多數。此外,該雜志還將舉辦《我讀金庸》征文等一系列活動。

  ■創辦人:三億金迷是后盾

  目前,不少“金迷”已在新浪网上向金庸提出了千余個問題,如“听說您正在寫一部《中國通史》,用白話文和故事的形式來寫,不知這本書何時問世?您對該書的期望能說說嗎?”“我已經看到好几本《金庸傳》,最近又出了一本,是杭州傅國涌寫的,您是否看過?對這些包括以前冷夏、沈西城等寫的《金庸傳》您是否滿意?今后您是否出一本自傳?”等,其中11個問題已經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傳給金庸。以后,《金庸茶館》還將開辟“金庸先生答‘金迷’問”的欄目,定期回答“金迷”的問題。

  對于該雜志能否被讀者接受,万潤龍信心十足。他說,3億金庸讀者就是該雜志創辦的一個強有力的后盾。他還介紹說,該雜志的編輯全部都是“金迷”,隨便說出一個情節,這些大學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就能說出是哪本書、哪個章節的。“只有這樣,我們的雜志才能更好地和‘金迷’溝通。”

  相關資料“追文族”不完全統計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中國現當代文壇名家輩出,以他們博大深厚的作品為連接點,大批研究者和愛好者聚集在一起切磋心得。這其中有現實中注冊過的研究會,也有活躍于虛擬世界的网絡同盟。既然明星擁護者叫追星族,那作家的追隨者姑且就叫“追文族”吧。

  金庸客棧:新浪网文化藝術版中的一個熱門論壇,開辦近4年。叫“金庸客棧”,其實就是网絡創作(不僅限于武俠)的天地。這里,曾先出過老榕、李尋歡等一大批知名的网絡寫作者,在网友中引起轟動的《悟空傳》、《此間少年》、《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等网絡文學也出自這里。當然,大家在這里也會談論武俠,但更多的是江湖上的人和事。

  王小波門下走狗:西祠胡同的一個公開討論版。鄭板橋自稱“青藤門下走狗”,熱愛王小波的文學青年借此典故,自稱為“王小波門下走狗”,開此論壇。這里云集了一大批“王小波迷”,他們的作品既借鑒了王小波寫作手法上的优點,也有自己鮮明的特色。迄今,在這個王小波迷們最大的原創网絡文學社區上,已經有3000多篇原創小說和雜文隨筆。

  魯迅研究會:成立于1982年6月的紹興,以“繁榮魯迅故鄉的學術研究,為魯迅故鄉爭光”為宗旨,現有會員50余人,并出版會刊《紹興魯迅研究》23期,發表文字230多万,研究會成員的“魯研”專著多達20余种。

  沈從文論壇:网易文化里的沈從文研究論壇。既有專業人士發表的理論研究文章,沈從文親友的回憶性稿件,也有純粹的業余愛好者爭辯研討的一得之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林芳兵換成高蓓蓓 《連城訣》接近尾聲
金庸劇《鹿鼎記》又登場 四個韋小寶誰最好
中國大陸選十大文化偶像魯迅金庸分居一二
香港導演欲重拍《射雕》找黃日華演洪七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