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展走調 中國貨充斥

標籤:

【大紀元8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梁世煌╱專題報導:台灣進口內銷家具展昨天進入最後一天展期,儘管今年家具市場歷經景氣低迷、SARS肆虐,使得廠商參展意願較往年來得低落,但主辦單位仍然不惜祭出日本AV女優牌,卯足全力炒熱展場買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由台商在中國製造、回銷台灣的家具充斥展覽現場,形成業者自己打自己的尷尬局面依然存在,加上同質性展覽過度密集,不少業者不禁大聲疾呼,該是政府主管機關出來整合展覽步調,落實品管制度的時候了。

 ●景氣低迷、SARS肆虐、業者參展意願不如以往

 根據主辦單位台北市家具公會及博展公司統計,今年參加台北進口內銷家具大展的廠商共有120家左右,與去年的140家少了約1成以上,其中退出家數最多應為歐洲系統的廠商及品牌,以比例來說,去年歐洲廠商參展的比例還有5分之2,但今年只剩5分之1,跌幅達一半以上。

 台北市家具公會表示,除了先前SARS疫情讓歐洲業者餘悸猶存外,近半年來歐元強勢升值也讓歐洲家具進口商的成本大幅增加,在成本考量下,今年歐洲家具成了台北進口內銷家具大展中缺席最多的品牌種類。

 不過,由於目前正值農曆7月的家具業淡季,不少精明的消費者多會在此時全家出動,到家具展會場大撿便宜貨,加上主辦單位的各式促銷活動,業者估計今年前來觀展的人潮應該還有十幾萬人次以上,與去年相差不多。

 ●中國家具充斥展場,本土業者價格戰打得辛苦

 雖然前來參觀選購家具的消費者不少,但參展的廠商卻是大嘆生意越來越難做,主要原因在於國內家具市場近幾年來勞動成本大增,加上林材取得困難,業者出走至中國設廠者越來越多,而這些業者將產品以更低的價格回銷台灣後,對於台灣家具市場的衝擊已經越來越大。

 對於這個現象,台北市家具公會也有同感,1位公會的主管即坦承,以本次的台北進口內銷家具大展為例,展場內自中國回銷台灣的家具比重估計約在一半以上,使得整個展覽場內形同「Madein China」家具促銷拍賣場。

 1位在台灣設計、中國製造再回銷台灣的家具業者即指出,在成本壓力下,家具業者已經陷入價格惡性競爭的泥淖,他透露,若是由台灣業者包辦設計、生產及行銷的話,整體價格將暴增3成以上。不管台商或是本土廠商,家具業者目前的價格戰可說打得十分辛苦。

 從事歐洲家具進口業務的林文欽說得更為直接,他認為自從中國家具進入台灣市場後,估計台灣的家具市場已經被瓜分掉6成以上,他表示,許多家具業者以中國製家具掛上歐洲品牌魚目混珠,中間賺取的利潤差距高達3倍以上,說是暴利亦不為過。

 林文欽指出,現在電子產品及汽車都有產地標示,他希望政府主管機關也能及早推動落實家具產地標示制度,除了恢復市場交易秩序外,也能保障消費者一分錢買一分貨的權益。

 ●展覽招商待加強、業者參展心態待改進

 其實若與義大利、德國等著名家具生產大國相較,國內家具展反而有檔期過於頻繁、展覽同質性過高的毛病,不少家具展更有如庫存家具拍賣會,對於將台灣的家具工業推向國際市場反而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

 台北市家具公會認為,各家具相關產業公會應可以考慮將展期集中,以精銳盡出的方式舉辦家具大展,讓展覽畢於一役,不僅可以避免消費者疲於奔波之苦,也可藉著大規模展覽達到宣傳效果。

 業者林文欽則認為,目前展覽主辦單位的招商手法仍有待加強,業者參展心態也須改進,他就曾經遇過幾位家具業務人員合組1家公司,到市場切貨之後在展場中拍賣的例子。因此,他認為,如果主辦單位能夠加強參展廠商的篩選,做好展覽品質的把關工作,將每一個家具展的特色明確定調,即使展覽檔期再頻繁,買主及消費者仍能各取所需選擇展場,對於有意透過展覽打開市場的業者將十分有利。(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外空間軍備談判 中國妥協
中國大陸一民間人士籌建報紙博物館
多倫多一大陸移民在紐約遭劫 獲各方慰問
中國大陸今年出現歷史罕見高溫已成災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