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男官員不能配女秘書

BBC中國事務特約撰稿人 江迅

標籤:

【大紀元8月12日訊】回中國大陸採訪,常常聽到一些令外人想像不到的舉措。最近不少地方竟推出一個個“廉政處方”。

廉政處方

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出台《關於加強對領導幹部身邊工作人員管理監督的暫行規定》和《領導幹部身邊工作人員行為規范》。凡直接為領導幹部服務的秘書、警衛、司機等領導幹部身邊工作人員必須集體研究決定。領導幹部對身邊工作人員嚴重違法違紀行為知情放任或長期失察的,要按有關規定追究責任。規定中有孟不得為男性領導幹部配備女性身邊工作人員。

初看這規定,確實難免突兀。不過,時下的北京流傳男性官員的“婚姻新四制”的順口溜

打破老婆終身制,
實行小姨股份制,
引入小姐競爭制,
推廣小蜜合同制。

這“小蜜”,就是從官員身邊曖昧的女秘書演變而來。這些女秘書常常令男性官員在官場跌了斤斗。如此,四川乾脆一刀切,防範於未然,按此規定操作起來也頗方便。

不過,這規定總讓人心里有個疙瘩孟都是女秘書惹的禍?女秘書是導致男性官員腐敗的必然因素?讓女秘書走開,就能讓官員的腐敗收斂了?難道女人真是禍水?這樣做究竟是治標還是治本?

提倡幹部回家吃晚飯

有個城市在幹部中提倡“常常回家吃晚飯”。官員的飯局一向多,中午被請吃,晚上請人吃,吃壞了黨風,也喝壞了胃。中國近十年來公款吃喝佔餐飲消費總額的比例逐年遞減,但絕對數仍居高不下。

據中國烹飪協會統計,2002年中國餐飲業全行業年度營業額首次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其中公款消費的比例是20%,但是絕對數竟達1000億元,相比之下,1993年餐飲業營業總額雖然僅為700億元,公款消費的比例卻為80%。官員見不得人的交易,就在公款吃吃喝喝中完成了。如今要求官員常常回家吃飯,這辦法雖簡單明瞭,但總讓人心里不免會想,常常回家吃晚飯,這”常常”是什麼標準,即使將飯店的門堵上,真要賄賂,哪兒不能賄不能賂呢?

有一個省規定官員辭職後,若兩年內到與原機關有隸屬關係的企業、營利性事業單位任職,須經原任免機關批准。中國大陸的“官商現象”,確實已不是個別現象,官員經商,實在容易與腐敗發生千絲萬縷的關係,權錢交易,官商勾結。這一規定,當然是限制腐敗的一種措施。不過,如果官員躲在幕後,讓親友經商,這又怎麼辦呢?

官員要“五官端莊”

有個市提出官員要”五官端莊”,即眼不花–明是非﹔眉不皺–對群眾親切﹔耳不偏–善聽意見﹔嘴不饞–去除貪欲﹔鼻不歪–不嗅花惹草。如”五官”不端莊,就不能當官員。

如此說法生動是生動了,又有道理,但當今的許多官員表面上看”五官”往往都端莊,暗地里卻什麼都乾,有的越是端莊,乾的壞事越多。

有個市對新任職的官員要進行任職廉政談話,如出現苗頭性問題,要對領導班子進行警示談話,以增強領導幹部廉潔意識,規范從政行為。據介紹,談話主要分為任職廉政談話、誠勉談話、警示談話三種類型。有個省為治理長期來盛行的麻將風作出規定:不准在公務時間和公務場所打麻將﹔不准在下基層時打麻將﹔不准與服務對像和管理對像打麻將輸贏財物。

還有個城市規定,官員不准與人結伴去歌廳、去酒吧、去桑拿場所。 ……

體制中有”鐵柵欄”

“腐敗是頭號社會問題”,這是前段時間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對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進行問捲抽查得出的結論。

對此,有些人認為,腐敗如同癌症,目前尚沒有特效藥來根治。確實,根治腐敗,在於制度。在一些法制建設比較完善的國家,腐敗現象相對較少﹔在監督機制健全的單位,職務犯罪案件的發案率很低。

雖然各地都在開”處方”,在當地社會也引起強烈反響,可謂用心良苦。對官員管頭管腳,百姓當然喜聞樂見。但這些藥並非特效藥,沒從源頭上整肅。自己人監督自己人,總是無法真正監督的。且不說體制外的監督,即使在體制內,克制腐敗的”廉政處方”還是有的。這一處方就是輿論監督、百姓監督。

遺憾的是,目前的輿論還控制太嚴,而人民群眾這隻”貓”還沒有真正發揮其威力,腐敗這隻”碩鼠”還在招搖過市。不是貓的”眼力”不好,也不是貓的”爪子”不利,逮不住老鼠,而是現有體制中存在的”鐵柵欄”限制了百姓發揮作用,這才是腐敗現象長期以來得不到根治並且愈演愈烈,成為社會頭號問題的最重要原因。

BBC8月12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四川省新規定 男領導不能配女秘書
四川男領導禁配女秘書 大陸網站炸開了鍋
以言語目光手勢性騷擾女秘書    男上司遭罰捐款
大陸民眾對禁止男領導配女秘書反應強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