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美國外貿雄心

標籤:

【大紀元9月2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鮑曼報導) 最近的民意調查數據顯示,由於美國大眾對於失業和疲弱不振的經濟甚表關切,他們對於跟其他國家簽訂新貿易協議的熱忱逐漸轉淡了。一些貿易專家和經濟學者最近聚集在華盛頓討論這種趨勢,研究如何重振美國拓展貿易的雄心。 *經濟萎靡美國人看緊錢包*

塞林達﹒萊克女士是一家民意調查公司的負責人。這家公司替幾家美國主要刊物和民主黨做研究工作。萊克女士說,最近一項調查得到的結論是:美國人對於任何可能讓他們冒經濟風險的貿易協定都持審慎的態度。她說:“有百分之六十四的人說,在我們簽訂更多的貿易協議以前,我們應當保護自己的就業機會。只有百分之三十三的人說,我們應該爭取更多的貿易協議。目前美國大眾明顯傾向於採取“審慎”的方式。”

萊克女士說,鑑於美國經濟成長緩慢,美國人有這種看緊荷包的警戒心理是不足為怪的。她說:“人們認為他們很大一部份經濟生活失去了控制。他們對於貿易肯定也持這種看法。人們認為,經濟和貿易全球化是導致經濟局勢失控以及他們個人經濟狀況失控的一個主要因素。”

*美國人不再熱衷拓展貿易?*

如果美國大部份人對於國際貿易的信心確實在消失,那就會構成一種歷史性的觀念轉變。自從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一直是全球主要的貿易倡導者,在創設以前叫做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後來改名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機構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幾十年來,美國一向主張擴展貿易,以促進全球的繁榮,在互利的基礎上把世界各國聯繫在一起。不過,自從美國上次完成了轟動一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以來,已經過去了十年。人們已經就擬議中的美洲自由貿易協定進行了多年的辯論,不過至今沒取得什麼進展。

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彼得﹒捨爾說,包括他本人在內的支持發展貿易的人,都要對他稱之為美國越來越不願意麵對來自國外的經濟競爭的局面,負部分責任。他說:“每次我們去國會訴說某一項貿易協定的好處,爭取國會的支持,我們只談到所有的好處,而不願意談到負面的影響。負面影響的確存在。事實上,出現更多的競爭就是指有些行業和有些產業將不能有效地進行競爭,有些人將被迫去尋找新的工作。”

*貿易好處大家攤代價有限*

華盛頓美國商會副會長加裡﹒利特曼說,最重要的是,貿易能刺激經濟成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利特曼說:“ 貿易創造工作機會。我們不是要保護就業機會。我們是要創造就業機會。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是加拿大和歐洲聯盟。與之相比,我們跟低工資市場的任何貿易都算不上什麼。我們購買許多精密的儀器,我們出售許多精密的產品。美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

不過,利特曼也承認貿易帶來的好處會使大家受益,而為貿易付出的代價卻不會由大家來承擔。加州大學聖他克魯茲分校經濟學教授洛裡﹒克萊策說:“事實上,進口增加對整個失業狀況只發揮很小的作用,但是顯然對於某些行業、工人和社區來說,進口競爭造成失業卻是千真萬確的,代價也非常高。”

克萊策女士說,如果美國大眾願意簽訂新的貿易協議的話,美國政府必須為那些由於外國競爭而失業的人提供一道安全網。她說,在經濟繁榮時期,失業工人比較容易找到新工作。如果在今後幾個月和幾年裡,美國經濟的發展能夠加快的話,美國人對於貿易的態度可能會有所改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經濟部長赴美 帶回45億元投資案
美財長斯諾將訪問日本中國
中國發展存在十三項巨大的潛在危機
深圳台資企業北移及增資並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