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發現保存完整的龍山時期古城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月1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一日電)陝西省佳縣一大型遺址內,發現了一座距今四千五百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的古城。專家認為,這是大陸二十多座龍山文化古城中唯一保存較完整的古城,對研究古代的城市建設和文明程度等有價值。

新華社今天報導,陝西省佳縣發現這處大型遺址|石摞摞山遺址,面積逾十萬平方公尺,是一九八七年陝西省文物局普查文物時發現的。遺址表面除可見鬲、罐、盆等龍山時期的陶器殘片之外,還發現有多處白灰面居址、殘斷的石砌牆體,以及人為堆置的石堆等遺跡。而新發現的龍山古城就位於這處遺址東北部一個臨河孤立的山上。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天恩說,在遺址發掘九百多平方公尺後發現龍山時期遺存,並在遺址區內確認了這座龍山時期的古城。由於地處偏遠,這座古城不但填補了陝西省內沒有史前古城址的空白,而且是大陸目前保存下來的同期古城中最完整的。

據指出,這座古城建於山頂部的內城,環繞於山體中下部的外城,以及沿西南外城牆平行的護城壕等部分構成。外城牆沿山勢而建,有多處轉彎和拐角,平面呈不規則的圓角平等四邊行,周長約一公里,面積近六萬平方公尺。內城呈圓角方形,但破壞嚴重,發掘出的西南角一段城牆長七十公尺,依走向和現存的殘牆估計內城面積約三千多平方公尺。此外,古城的內外城牆都是用石塊和黃泥砌築而成,多依原生黃土斷崖構建,形成了包崖鑲坡的台城形式。

張天恩並指出,在外城西南部還發掘出了寬大的護城壕,寬度約十公尺,深達六點四公尺。此外,發掘城壕時在靠城牆的一側發現了保存更好的石砌護坡牆,高度達六點二五公尺,厚度約三公尺多,石頭護坡之內才是夯築堅實的外城牆基礎。

這位考古學家說,這次發掘出的眾多灰坑、房子等,都是龍山時期的遺存,共清理出房址十八座、八十多個窖穴及陶窯等。房子主要有圓形和方形的半地穴式,以單體建築居多,還有帶庭院的多室房址,由院牆、小庭院、側室、主室等部分組成,結構複雜,為過去同時期考古發現罕見。

相關新聞
伊朗總統哈塔米巴表示:將修復巴姆古蹟
伊朗震災各國馳援 慨嘆英雄無用武之地
伊朗感謝美國對巴姆大地震援助
伊朗感謝美國援助地震 但拒絕政治對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