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生活機能

梅子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一位親戚家住南部,從小功課就很好,大學聯考考中台北的某家醫學院,為就學之便暫住我家。一日他問姐姐蘋果怎麼去皮?次日他問姐姐怎麼洗衣服?就這樣幾天下來,他在我家學會了處理所有的生活瑣事。他跟姐姐說,從小到大都是他媽媽幫他處理所有的事,他只管讀他的書,所以,家事他是一樣也不會。當姐姐告訴我這件事時,我非常的訝異,因為他比我姐足足大了四、五歲呀!怎麼連一些小事都不會做呢?

不過,細想起來好像也不無可能,也發覺確實有很多父母親都是這樣的。尤其現代人小孩生得少就個個都是寶,深怕他們用刀不甚傷了自己,或是,替他們找理由找藉口,說為了讓他們好好讀書等等。其實,這樣做反而是害了他們,因為父母親不可能幫他們做一輩子的,教會他們怎麼打點好自己的生活事項才是根本之道。

最近看了一篇外國人在台灣的故事,這位外國人覺得台灣人的教育很奇怪,父母親都不會教小孩子自己動手做,都是大人幫他們做好,不然,就是給零用錢讓孩子自己去買,而且給的金額還不小,他覺得這樣不好,不但會誤導小孩的金錢觀,而且小孩的生活機能都變差了。他說他們那個國家的家長們都喜歡教小孩自己動手做,自己動手做置物箱,自己動手煮飯,自己動手修理玩具、腳踏車,這些生活的瑣事他們都認為稀鬆平常,而且他覺得這些都是生活教育。

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機能呢?譬如拿削蘋果、切蘋果來說,許多國小的小孩都不會使用刨刀及小刀子,因為平時都由父母親伺侯得好好的,且大多數的父母親都覺得讓孩子用刨刀或刀子是一件危險的事。其實,只要嚴肅的告訴孩子使用這些工具時應注意的事項及危險性,以及不可以拿著這些工具嬉戲、奔跑,一般而言小孩都能理解,但要注意刀子的重量他們能不能承受。爲了教會孩子和滿足孩子的自己動手參與的欲望,家長最好去選擇購買比較安全的用具,比如兒童用的安全剪刀或者是比較不具危險性的槊膠刀,等孩子比較大了再讓他們用家用鐵制、不鏽鋼制用具,並且耐心的教會孩子怎樣安全地使用這些工具。剛開始時最好由大人在旁陪著使用直到孩子熟練為止。

當爸爸在修理家電用品或換燈炮時,也可以教孩子正確的使用家電的方法,以及應注意事項,例如:水是電的導電體,手濕濕的時侯是不可以直接碰觸插座以免觸電,還有電視是有幅射的,對眼睛不好所以要保持距離才不會導致近視…等等。

其實所有生活中的鎖事,都是教小孩的好體材,一方面讓孩子們有參與感並培養生活機能,另一方面可以讓他們養成珍惜資源不浪廢,東西壞了能修就修而不是直接丟掉重新買過,生活機能的培養不僅僅是教育也是保護孩子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離開溫哥華機場只有五分鐘,就可以抵達這家牛肉麵店,溫哥華賣牛肉麵的地方其實不少,但真正以牛肉麵為招牌的店屈指可數,王記台灣牛肉麵更是出奇制勝,推出二十四小時營業的招數,這在夜生活不算很活躍的溫哥華,尤其難見。 
  • 【大紀元1月9日訊】(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八日專電)「世界經濟論壇 (WEF)」今天公布「人民之聲」全球性民意調查報告,多數台灣受訪者認為台灣沒有十年前富有,並認為下一代將生活在較不安全的世界中。
  • 歌手張清芳今天推出新專輯「感情生活」,她和商界男友的感情生活也幸福美滿;在媒體追問下,她甜蜜透露「2004年沒有意外的話,應該會結婚,但正確的佳期還沒想好,等忙完這陣子吧」!一九九二年的「出嫁」至今仍是婚宴名曲,唱紅這首歌的張清芳,經過十二年的等待,自己終於要成為「出嫁」女主角。媒體問她會不會覺得等太久?她說「我不會嫌太晚,選對人很重要!以前在王偉忠的婚禮上現場唱過『出嫁』,但我自己還沒想到那天的狀況」。
  • 今天的成就是因為昨天的積累,明天的成功則有賴於今天的努力。其實真正的成功是一個過程,是將勤奮和努力融入每天的生活中,融入每天的工作中。
  • 為協助海外華裔青年返台省親並繼續學業,清華大學昨天宣布推出「Learning Chinese/TeachingEnglish」計畫,開放海外華裔大學生返台選讀課程,這些學生除可在清大修專業學分,抵免國外學校學分,而且可以在清大教英文賺生活費並學中文。
  • 〔自由時報記者蘇威全╱台北報導〕張清芳推出第三十張專輯「感情生活」,配合男友行事作風低調聊情事,人逢喜事精神爽的阿芳忍不住透露喜訊:「今年鐵定會把自己嫁出去!」
  • 一名英國眼科專家指出,戴隱形眼鏡的人,容易遭受自來水中變形蟲的侵襲,感染罕見眼疾,恐怕會造成視力受損。來自倫敦的眼科專家約翰.達特在新加坡表示,戴隱形眼鏡的人,最容易感染到生活在自來水中變形蟲的侵襲所造成的罕見眼疾。
  • 很多人都說美國的中產階級是社會的中堅。他們最累,因為他們擔負著工作和家庭生活的重擔。他們交的稅也多,對國家的貢獻大。曾幾何時,如果你是中產階級的一員,一定招來人們羨慕的目光,而如今情況卻不完全是這樣了。越來越脆弱的中產階級家庭的經濟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專家指出,即便是一個家裡兩個人工作,兩份收入,也會出現破產,特別是當一個人失業,或者離婚、欠債無法還清時,問題就更為嚴重。然而,對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以及如何解決,人們卻有不同的看法。 *雙收入家庭經濟危機* 為什麼在21世紀的美國,一些有雙收入的中產階級家庭,會出現經濟危機呢?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伊麗莎白-沃倫最近出版了一本書,題目是:《雙收入家庭的困境:為什麼中產階級的母親和父親們面臨破產》。她希望能找到中產階級破產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
  • 〔自由時報記者吳岳修╱台北報導〕總統大選逼近,選情益趨緊繃,螢光幕前政治人物口水滿天飛,藍綠陣營各為其主,怒目相望捉對廝殺,鏡頭拉回市井小民的生活,台北市傳出一起父女支持不同政黨,卻因對政策的觀點不同,爆發口角及肢體衝突,父親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並控告女兒傷害,虛幻的政治對立竟造成一個現實家庭的破碎,令人無奈之餘也備感遺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