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港人元旦遊行 顯示爭取民主決心

人氣 2

【大紀元1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雪兒香港報導/二○○四年元旦日,香港再次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強烈表達對政府未有回應民意的不滿情緒。超過十萬市民參加由「民間人權陣線」主辦的「元旦民主大遊行」,要求港府盡快推行政制改革,「還政於民、改善民生」。有立法會議員認為,近期香港經濟好轉,但在元旦日假期,而且沒有像「七一」廿三條立法那種迫切感出現的情況下,仍然有如此多市民上街,證明港人除了要求改善經濟外,對民主的訴求也是很明顯的。也許經歷了董建華上台六年來一次又一次的施政失誤,讓港人明白到一個不聽民意的政府,是不會讓民生得到實質的改善的。

繼「七一」五十萬人大遊行之後,港人爭取民主的意願越來越堅決,民間團體、政黨、民主派人士均多次強調會按照《基本法》內容,依法要求中央和特區政府履行「一國兩制」對港人的承諾,實現「高度自治、港人治港」,而港人爭取民主的訴求主要是按《基本法》規定,於二○○七年普選特首、二○○八年普選立法會。

1月1日, 香港市民上街表達民主訴求(法新社)


彩帶喻不同施政訴求

中午開始,市民陸陸續續從四面八方進入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草地集合,場內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向市民派發七種不同顏色的彩帶。大會表示,七色彩帶代表不同的社會階層,當市民遊行至中環政府總部時,把彩帶繫在欄杆上,象徵把社會上不同的施政訴求帶給政府。

民陣的兩位發言人蔡耀昌和胡露茜在遊行前均認為,由於近期香港經濟有所改善,加上社會並未出現類似「七一」的政制危機,今次遊行人數不會超過「七一」。但蔡耀昌說:「從香港爭取本土民主化的一個遊行集會來看,若有過萬或更多已經是一個難得的紀錄。」

胡露茜則表示,市民希望可以在○七年普選特首和○八年全面普選立法會議員的訊息,已非常清楚地傳達給政府。

與先生一起來參加遊行的李太說:「以行動表達不滿政府漠視市民的反對(聲音),委任一百○二個區議員。」她又說:「既然沒有其他渠道來表達意見,唯有用雙腳。是政府迫我們來表達意見!」

余先生說,他參加遊行是希望政府加快民主改革步伐,讓市民有多些自由去自己選擇特首和立法會議員。他認為,現時香港的新聞自由比以前差了一點,有很多傳媒都不太敢言,只有一兩家電台或報紙發出反抗的聲音。他最關心的是下一代的教育。他十一歲的囡囡跟爸爸來參加遊行,要求還政於民。

遊行隊伍在下午三時二十分出發,出發前,大會呼籲市民要保持環境清潔,以及照顧同行的老人和小孩,以和平、理智的方式遊行,表達意見。

途人沿途鼓掌呼萬歲

遊行路線橫跨四個地方,由銅鑼灣維園經灣仔至金鐘,再抵達中環的政府總部,沿路兩旁有不少市民佇足觀看,一些觀看的市民見到遊行隊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以示支持。大會則透過廣播,呼籲旁觀的市民加入遊行行列。

首批遊行隊伍大約於下午四時四十五分到達政府總部,大會呼籲市民將彩帶綁在鐵欄後,從兩旁散去,讓陸續到達的市民可以有立足之地。而龍尾則在五時才離開維園。晚上七時,隨著最後一批市民抵達政府總部,○四年首場大規模遊行也結束,整個遊行歷時三個多小時。

市民到達政府總部後,除了把彩帶繫在政府總部四周圍的鐵欄杆外,更把印有不同口號的旗幟、展板和傳單插在彩帶結或欄杆之間。被黑色鐵欄杆重重包圍的政府總部,在彩帶的飄揚下,一改平日的冷酷、了無生氣的氣氛,頓時變得充滿溫情、生機和活力。

民主與民生分隔不開

「董建華下台,好事自然來」、「驚普選,真膚淺;董建華,你想點?」、「施政背離民意,與民為敵可恥」、「上街全因愛香港,唔係保皇大隻講」、「人民力量不可欺,民主政制救香港」、「民主民生並肩上,人民生活得保障」、「用腳來表態,政改要盡快」、「勞工基層大團結」、「監管外判服務」、「民主為民生,基層才放心」……從遊行人士呼喊的口號,反映在元旦日走上街頭市民的心聲。

對於有超過十萬人參與今次的大遊行,蔡耀昌表示非常鼓舞。他說,「七一」遊行後半年,仍然有如此多市民參與爭取民主的遊行,令他很感動。他指出,市民不單只是觀念上認同政府應該盡快推行政制改革,落實民主,而且是用行動表達支持和爭取。特首董建華將於一月七日公布二○○四年的施政報告,蔡耀昌呼籲市民監察報告內容。

對大批市民上街表達民主訴求,政黨「前線」立法會議員劉慧卿「覺得很好」。她認為,香港市民現在明白到很多事情是要靠自己站出來爭取。她希望董建華和中央政府明白香港人是希望盡快有民主選舉。她希望政府能夠盡快就普選特首進行諮詢,以及盡快落實普選。至於對新年的展望,劉慧卿希望香港盡快有民主,港人繼續享受自由,以及法治能夠得到保障。

城市大學鄭宇碩教授提醒市民,除了要留意今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外,更重要的是登記做選民,以投票來表達自己的聲音;同時,他希望各功能組別的親朋好友在其所屬的功能組別中登記做選民。他認為,在九月的立法會選舉時,最理想是民主派人士能夠爭取到三十到三十一個議席。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二屆立法會由六十人組成,其中二十四位議員經分區直接選舉產生,三十位經功能團體選舉產生,六位經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選舉委員會由社會各界選出的八百名代表組成(特首亦是由他們選舉產生,故稱小圈子選舉)。即是說,普通市民有一次投票權,但功能組別人士則有兩次投票權,而本身既屬於功能組別而又是選舉委員會成員者,則有三次投票權。故本港的立法會選舉是不平等選舉。

望中央派員觀察港人

鄭宇碩指出,市民已經認識到民主是理想生活的一部份,單是經濟變好並未能夠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他認為,今次爭取民主的遊行氣氛是愉快的;他希望中央今次真的有派員來觀察;若中央看過「七一」遊行、區議會選舉、以及這次元旦遊行,他們會清楚知道,他們不能夠迴避民主這個訴求,市民只是單純的要求透過民主政制來改善民生,故根本沒有外國勢力干預或存在甚麼陰謀。

在今次的遊行中,有不少弱勢群體藉著機會,反映他們對政府的申訴。當中有為內地子女爭取居港權父母、沒有福利保障的政府臨時合約員工、被剝削的女工等。

基礎也積極參與民主

胡露茜指出,除了中產階級外,今次基層市民也很積極地參與今次遊行。她說,民主運動需要每一個市民的參與才可達到真正變天。她希望香港在爭取普選的同時,不要忘記弱勢社群所遭受的壓迫,讓香港社會邁向一個公義、和平、民主、自由,以至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都得到保障的社會,也希望市民的團結力量不會輕易被分化。

政黨「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表示,今次遊行再次反映港人追求民主的決心,同時告訴港府,單是搞好經濟,是不可以解決民憤和民困的。

一家四口齊出動參與遊行的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張達明說,參與遊行主要是想以和平理性的方法向政府表達爭取民主的訴求。他認為,有如此多市民在元旦假期走出來遊行,正好反映了港人強烈的民主訴求,特區政府若不理會市民的訴求,將會進一步削弱市民對其管治的信任度。

憂中央誤會港人意願

時事評論員李鵬飛認為,以目前的經濟和政治氣候來看,今次遊行人數雖然比「七一」少,但預計有關方面會有上呈中央的報告,指今次遊行規模遠較「七一」小,從而可能會令中央接收到錯誤的訊息,以為香港人對爭取民主的熱情已經減退。

特區政府在遊行結束後隨即發表聲明,指遊行的秩序良好,再一次證明港人冷靜和理性,聲明中又指今次有不少市民參加遊行,政府會小心聆聽他們的訴求,並承諾會盡快就普選進行諮詢。

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曾多番強調會於去年底前進行普選諮詢工作,但只聞樓梯響,現在已踏入○四年,但政府方面仍沒有動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廣東續放寬個人遊  港入境處工作壓力大
民調:香港對經濟展望最樂觀  韓日最悲觀
除夕經香港往返大陸者有九人出現發燒
香港元旦大遊行 要求港府加速轉型走上民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